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29078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再谈黄河下游滩区分类管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谈黄河下游滩区分类管理问题汪自力出治宗许雨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3)摘要:黄河下游滩区不但具有行洪、滞洪、沉沙的防洪作用,而且还有支撑181万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丿IJ。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川和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人人减小了漫滩洪水的几率,为实现滩区多功能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出现盲目开发的势头,有的其至直接影响河道行洪。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以往笼统地把两个大堤之间作为行洪河道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应做到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有机结合,并提出分类管理的思、路,即将黄河下游滩区按其主要功能分为三类:I类为行洪区,主要包括主河槽和嫩滩部分;I
2、I类为行滞洪区,在大洪水时起削峰滞洪、淤滩沉沙的作用,同时也是滩区开发利用的主要场所;III类为集中居住区主要解决滩区广大群众的安居问题。对分类方法、生产堤管理、泥沙处理、人口控制等提出了建议。关键词:黄河下游滩区;分类管理;行洪区;行滞洪区;集中居住区黄河下游滩区是河道的重耍组成部分,具有行洪、滞洪、容沙的作用,也是181万滩区群众居住的场所,还对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现实的河道中不但有治河的控导工程和防浪林,也有便于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生产堤、村台、片林等工程。随着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黄河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大大减小,同时河道整治工程的逐步完善有效地控制了河势的游荡范围,地
3、方政府和滩区群众开发利用滩区的积极性日趋髙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造成滩区开发的盲忖性。从而,一方面形成片林、生产堤等许多行洪障碍,有的甚至直接影响水文测报工作,近期还出现了大屋砖厂、采砂船,对河势稳定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清障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在黄河滩区防洪与开发治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以往把整个滩区笼统地作为行洪河道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故提出将黄河下游滩区按其功能分为三类分别进行建设与管理的思路⑴,即I类为行洪区,主要包括主河槽和嫩滩部分;II类为行滞洪区,在大洪水时起削峰滞洪、淤滩沉沙的作用,同时也是滩区开发利用的主要场所;III类为集中居住区主
4、要解决滩区广大群众的安居问题。文章发表后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屮涉及小浪底运用方式、分区方法、生产堤处理、泥沙处理、人口控制、补偿机制建立等,现就有关问题再谈些看法。1黄河下游滩区实施分类管理的思路随着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和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逐步完善以及治河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工控制黄河下游洪水和河势的能力人大增强,为实现滩区分类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滩区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将滩区(河道)按其承担的主耍功能分为三类进行管理。1.1行洪区I类为行洪区,主耍包括主河槽和嫩滩部分,是屮小洪水的排洪通道,也是大洪水时的主要排洪通道。在该区要清除一切行洪障碍(片林、生产堤等),现住在该区的人口要
5、在移民政策引导下尽快搬出。该区仅作湿地保护,不做任何开发,今后也不对该区进行任何淹没补偿(包括农作物),以有利于河道行洪。1・2行滞洪区II类为行滞洪区,在大洪水时起削峰滞洪、淤滩沉沙的作用,同时也是滩区开发利用的主要场所。在该区内修建道路、种植片林以及建设其他非防洪建设项目时,应当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并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由于该区以滞洪为主,因此撤退道路的高程可提高,但应修建必要的桥涵以保证洪水交换,并结合村镇道路建设和控导工程防汛道路建设搞好规划,另外还要结合引洪淤滩、抗旱排涝的需要修建灌排工程。对II类滩区,因引洪淤滩或行滞洪需要造成的损失,可按农作物标准按面积
6、补偿,在其上进行的高附加值开发应通过保险渠道解决,以增加滩区补偿的可操作性。对暂住在II类滩区的人口,近期应修建临时避水设施和撤退道路,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其迁出该区。1.3集中居住区III类为集中居住区,主耍解决滩区广大群众的长期安居问题,在满足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尊重现实,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统一进行考虑。对现住在滩区的群众应木着“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鼓励有条件外迁的一少部分群众迁出滩区,但人部分滩区群众还耍依靠就地安置。作为集中居住地的III类滩区的防洪标准要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要求(包括与之和连的撤退道路),建设可供上万人生活的村台,既可节约用地,也可为滩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条件。对
7、III类滩区,在建设时可享受有关移民政策,原则上在运行期只补偿住房的水毁损失,而对英他财产损失鼓励其通过保险渠道解决。该区应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以引导现住在I、II类滩区的群众尽快搬出。根据以上分类要求,I类区体现了“给洪水以出路”,II啖区体现了“以人为木”,II类区则作为缓冲区,屮小水时以人的生产活动为主,大水时以洪水为主,体现“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新思路。撤退道路标准的提髙既可为滩区群众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