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ID:42735494

大小:42.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_第1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_第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_第3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_第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后感及个人理解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我认

2、为,在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上而言,只能是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因为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人在自身的意识中并没有先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识,所以人必定先是改造世界的主体,然后才是改变世界的主体,而世界也是先被改造的对象,其次才是被认识的对象,否则,必定有一个先在于人存在的对世界的认识,讨论这个认识的来源则必定会陷入有神论抑或本体论,所以实践是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基础。旧唯物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前提性,所以旧唯物主义只能是脱离了人的主观的能动活动来讨论认识的问题,所以脱离了人的实践,在旧唯物主义里,人只能是消极的反映世界,是被动的,所以

3、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人能动改变世界的角度出发,没有把物看做是人实践的对象,没有把人和世界看做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用了:“所以,结果竟是这样”表明了他对于旧唯物主义的失望与超越。而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意识具有能动性,但这能动性并不是现实的能动性,只是抽象意识的能动性,例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离开了了人的实践,这种能动性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由于唯心主义也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所以只会夸大和扭曲人的现实的能动性,只能抽象的发展这种能动性,“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因为唯心主义本身就是脱离了实践的能动意义来讨论世界及认识,

4、而且,如果有了实践,唯心主义也就难以成为唯心主义。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费尔巴哈没有把实践活动理解为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是把它理解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并表明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人依靠自身的能动性能动改造世界并认识世界的活动。这一条主要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人的社会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并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8-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唯心主义(例如经院哲学)脱离了人的实践而谈标准,只是从他

5、们的意识里去讨论标准的真理性,这是抽象的,他们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且他们也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唯心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而他们所讨论的认识的真理性最终还是要到实践中去证明,去人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证明,所以真理的标准不该是抽象的理论讨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只有实践能证明这标准是否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因为马克思的立足点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认识世界,所以实践要具有现实性的力量。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西方传统哲学一直探讨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马克思在此表明了人的思维应该符合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人的思维应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应该具有正确

6、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并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而这个正确的标准,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通过实践才能认识思维的客观性,用具有客观性的思维的指向性来指导实践使彼岸世界转化为此岸世界,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与其他哲学家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表明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这一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错误的真理标准,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7、。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在这里批判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人是环境的产物,马克思批驳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爱尔维修认为:“人们在生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是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他们之所以为善为恶,只是他们教育的产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