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学大纲

2012教学大纲

ID:42432999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5

2012教学大纲_第1页
2012教学大纲_第2页
2012教学大纲_第3页
2012教学大纲_第4页
2012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每周一,第四大节(15:20—16:05;16:10—16:55)上课地点:六教6C202任课老师:李蕉lijiao@tsinghua.edu.cn课程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精神,于2006年秋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课

2、程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使用的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辅助教材为本校教师王宪明、蔡乐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讲授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课程共设13个专题,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

3、辅以课堂讨论及其它研究性、实践性环节,如播放影像资料、写小论文、组织课堂演讲等。贯彻研究型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内容力求融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穿透力于一体,使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各占5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而定。要求同学完成1篇作业(不少于3000字)。第一讲:导论教学目的:本讲属综述性质,目的是让同学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并对中国

4、近代史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1.何为“近代”2.何为“中国近现代史”?3.何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4.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与方法思考题:怎样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阅读书目: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之第一、二章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17页。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14页。第二讲:大变局6教学目的

5、: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对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有一个总体认识。重点难点:(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2)中西冲突的根源。教学内容:1.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2.中西冲突与被迫开放3.中国遭遇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思考题:两次鸦片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阅读书目:1.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英人在华的残暴行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恩格斯:《英人对华新的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列宁:《亚洲的觉醒》,见《列宁

6、选集》第1卷。4.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8-36页。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6-36页。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通过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史的学习,使同学懂得,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重点难点:(1)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主要不同点;(2)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时代背景与特征。教学内容:1.农民的暴力革命与理想追求2.统治阶层的自救与自强3.士大夫的觉醒

7、与变法维新思考题:三种不同的救国方案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局限是什么?阅读书目:1.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3.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见《康有为全集》。4.严复:《<天演论>序》。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7-50页。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66-80页。第四讲:辛亥革命与帝制的终结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终结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

8、主制度,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重点难点:(1)近代中国从改革到革命的历史发展逻辑;(2)辛亥革命的突出历史贡献。教学内容:1.从“振兴中华”到“三民主义”2.改良还是革命?61.革命派的武装起义与立宪派的请愿活动2.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思考题:中国当时需要什么——是改良还是革命?阅读书目:1.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分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和第6卷。2.《〈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1906年4月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