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79717
大小:4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14
《教学方法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演讲法 演讲法是被最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大概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讲述。有人认为演讲法太过平淡,而且也难提供学生回应的机会。其实,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绝对的最好或不好。演讲法若彼使用得当,仍然是有许多优点的,譬如说:可以节省教学的时间;可以说明一些原则;可以叙述一些事实;可以解释一些概念,或造成某种态度或理想;同时也能使一些辅助的实物教材更加生动及有趣。 演讲法的缺失主要是在于单向教学的问题,教师不易掌握学生对教材的接受情况与了解的程度,同时也容易发生注人式教学的危险。因此,当教师在使用演讲法之时,应当配合其它一些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方法来使用,譬如:讨论、问
2、问题、要求作回应等等。教师可以预备一个精简的演讲纲要给学生来配合他的讲述,也可利用黑板、投影机。幻灯机、图片、挂图等,作为视觉与听觉之辅助教具与教材,使讲述更为生动。 目光的接触、音调、手势,以及一些合宜的身体语言等等也是必要的辅助;例证、故事也有必要恰当地配合在讲述之中;合宜、适当的幽默也能帮助教师将讲述的材料更生动地表达出来。太过冗长的讲述,有可能会失去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儿童。儿童听讲的注意力约十至二十分钟;成人的听讲注意力约三十至四十分锺),因此,教师所讲的话也得切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程度与经验,并多用具体的说明,少用抽象的描写。 长时间的演讲,要分段落,中间插入讨论问题,以引
3、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并考查学生的了解程度。有时教师因为没有将完善的纲要或内容预备妥当,结果所讲述的话语呈现散漫与无组织的情形,甚至也有遗漏重要材料或叙述离题的偏差情况。讲述也不可忽略启发学生的思想,并要把握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与领悟情况。 教学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将一大堆的知识或材料倾倒(注入)给学生。学生积极、热切地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多有运用手及脑的机会是有益处的。对年纪稍大一点的学生而言,愈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就学习得愈好。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教学法最适用于重述、关联和实现的三个学习阶
4、层。教师必须认真地去设计各种问题,以使学生达到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 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避免的是:太过简单即可作答的「是]或「非」的问题;太过抽象学生不能把握与理解的问题;超出学生认知与理解程度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教学法的优点如下: 1.可引起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或好奇心。 2.可激发与集中学生的思考。 3.可激发学生继续去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动机。 4.可增加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 5.可提供复习的机会。 6.可增加学生对问题相关知识的了解。 7.可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8.可藉
5、此考核学生的领悟与吸收的情况。 7.可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8.可考核学生的领悟与吸收的情况。 「发问的智慧」 1.先向全体学生提出你的问题。 2.在你提出问题之前,不可先指名叫特定的某位学生。 3.如果你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了,就不必再重复说一遍。反复说问题会干扰学生的思考。保持沉默,好让学生在思考时,不必分心去听你的话。 4.当你注视全班时,要面带笑容。笑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绪松地下来,更可以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教学法 所谓设计教学法,就是设想/创建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际活动的学习
6、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活动之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定学习计划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具体材料,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因此,整个的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思考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思考,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 设计教学法不仅活泼,而且也会有许多创意的学习活动从中产生。设计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有明确的目的及强烈的意愿中学习,必然能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热诚。再者,当一个设计由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拟订计划时,更可训练他们的思考。组织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一切手、脑并用的活动,对于他们精通知识与培养纯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处的;学生们由始至终获得完整的经验,更是宝贵
7、。 设计教学法的本身除了能达到使学生由思考及活动中之一贯有意义的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特别的价值是其它的教学法中所未能提供的,譬如: 1.能引起并刺激学习的动机。 2.学习过程不易陷于呆板与沉闷。 3.能促进团队学生解决问题的分工合作与坚忍的精神。 4.能促进团队学习中各学生之间的默契与情谊。 5.能培养学生们彼此接纳、包容的美德。 6.能加添学生相互帮扶与成全的学习态度。 7.能达到学生之间共同集思广义、同心解决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