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

ID:42326219

大小:12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2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_第1页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_第2页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_第3页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_第4页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理解微观世界的基本研究方法。2.理解目前的原子结构模型3.掌握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变化的关系4.熟记1-20号元素,并能正确书写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了解模型研究的基本方法。2.学会比较观察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接纳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 最外层电子与元素性质(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教学用具】 CAI课件 模型图片【教学过程】交流与讨论:自学原子结构模型演

2、变的内容,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完成下表。模型创立人模型实验事实模型主要特征道尔顿元素在化合时,总有一定的质量比实心球型,可以结合,不可再分。汤姆生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并测得质量原子可以再分,电子镶嵌在上面。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少数粒子被弹回原子中有原子核,电子在核周围运动。玻尔氢原子光谱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的轨道上运动,能量不变。量子力学核外电子不遵守经典力学规律波粒二象性引导学生思考:1.科学家在研究原子构成的时候,采用了哪些方法?2.每次发现比上一次有什么进步?3.从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到:(1)实验事实和模型研究

3、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2)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实验→修正模型(3)科学研究要善于继承,更要敢于怀疑前人的结论。(4)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问题解决】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1.按原子序数的顺序写出1-20号元素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出它们的结构。【方法提示】: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以下知识和方法的提示:1.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第一层2个 第二层8个,第三层182.最外层不超过8个(稳定结构)3.电子由里向外填入4.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归纳。(见板书设计)【交流与讨论】:自学MgO的形成过程,交流所得到的结论根据学生思考的情况

4、,必要时可设置如下台阶进行启发?1.最外层几个电子时较稳定?2.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的方法有哪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得出:1.最外层8个电子时原子达到稳定结构2.元素的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活泼金属容易通过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通过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问题解决】:完成P29页“问题解决”1和2,并思考: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原子得失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呈现下表并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失去(得到)的电子数Na+111Mg+222O-262Cl-171结论:金属元素的正

5、化合价数=最外层电子数=失去的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得到的电子数   元素的化合价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失(偏移)电子的数目。【课堂小结】找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其它同学补充,同时多媒体呈现板书设计核对。附:板书设计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一、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及启示模型创立人模型实验事实模型主要特征道尔顿元素在化合时,总有一定的质量比实心球型,可以结合,不可再分。汤姆生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并测得质量原子可以再分,电子镶嵌在上面。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少数粒子被弹回原子中有原子核,电子在核周围运动。玻尔氢原子光谱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的轨道上运动,能量不变

6、。量子力学核外电子不遵守经典力学规律波粒二象性二、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1.1-20号元素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金属元素的正化合价数=最外层电子数=失去的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得到的电子数   元素的化合价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失(偏移)电子的数目。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好素材,模型研究方法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原子模型的演变介绍,向学生渗透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但要做好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对于如何落实,对于教材中相应内容的处理,可参考的资料很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过程与方法的内容

7、,并以恰当的形式组织出来。我们在集体备课中,按照“模型――事实――主要特征”这样一个线索列表让学生归纳,并比较前后演变的关系,以体会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效果很是很好的。2.这节课前,我们听了市其它学校的一节课,她是按老方式上的,重在落实核心知识,完全忽略了结构模型演变的内容。在评课时引起了很在的反响,争议很大,焦点是新课程理念与应试的问题,因为她的处理方法虽然不符合新课程精神,但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看来,如何处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仍然有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