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

ID:42318024

大小:2.01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9-12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_第1页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_第2页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_第3页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_第4页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学-钩体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周兰英学习目标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钩体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2、熟悉钩体病的临床表现(重点)。3、熟悉钩体病的治疗要点及预防(重点)。4、掌握钩体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俗称"打谷黄"、"稻温病"概述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呈细长丝状,两端或一端常弯曲成钩状,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对日光、干燥、常用消毒剂(漂白粉、酚类、乙醇)均极敏感。钩体常见的有黄疸出血群、犬群、秋季群、澳洲群、波摩拿群、七天热群及流感伤寒

2、群等。一、病原学二、发病机制及病理钩体皮肤和黏膜血液循环(钩体败血症)早期或流感伤寒型本病的基本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内脏免疫病理反应后发症肺肺出血型肝黄疸出血型肾肾衰竭型脑或脑膜脑膜脑炎型病理解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成细胞间的“孔道”或出现缺口,红细胞则以伪足形式由孔道中溢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紧密松动开启缺口1.传染源主要是野鼠和猪。2.传播途径疫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消化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三、流行病学4.流行特征以南方、西南各省较严重,多见于农村,青壮年发病率较高,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以6~11月发病最多。其流行类型有稻田型、洪水型、雨水型

3、和散发型。3.人群易患性普遍易感稻田型雨水型洪水型主要传染源鼠类猪与犬猪主要菌群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波摩那群传播因素鼠尿污染暴雨积水洪水淹没感染地区稻田、水塘地势低洼村落洪水泛滥区发病情况较集中分散较集中国内地区南方水稻耕作区北方和南方北方和南方临床类型流感伤寒型流感伤寒型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少数脑膜脑炎型肺出血型钩体病主要流行类型及其特点症状(三症)寒热肌肉酸痛乏力四、临床表现潜伏期2~20天,一般为10天左右。㈠单纯型体征(三征)结膜充血腓肠肌有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压痛寒热身痛一身软;眼红腿痛淋巴大总结为:1、肺出血轻型:咳嗽,痰中带血。肺部无明显体征或有少许啰音。X线胸片可见小片状阴影。

4、㈡肺出血型⑴原因病原体毒力强,多为黄疸出血群;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病后未及时休息、治疗;青霉素治疗后发生加重反应。2、肺弥漫性出血型(一)2、肺弥漫性出血型(二)主要表现先兆期: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心慌、烦躁、呼吸、心率进行性加快,肺部呼吸音增粗,有干、湿性啰音,并逐渐增多。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散在点片状阴影。出血期:面色极度苍白或青灰,唇指发绀,心慌、烦躁加重,有窒息和恐惧感,呼吸、心率显著加快,第一心音低钝,出现奔马律,双肺布满啰音,有不同程度的咳血。X线胸片见双肺广泛点片状阴影,甚至大片融合。2、肺弥漫性出血型(三)垂危期:极度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极度困难,咳血增多,严重者口鼻

5、大量涌血,迅即窒息而死亡。以上三个时期有时难以截然划分,短则数小时,长则12~24小时2、肺弥漫性出血型(四)肺出血胸闷气促心不安,面色苍白唇发紫,脉搏呼吸渐消失,湿性罗音满肺间。肝损害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以及咯血、尿血、呕血等。严重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致休克或死亡。肾损害:轻重不等,严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此型的主要死亡原因。㈢黄疸出血型脑膜炎表现脑炎表现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蛋白稍增加,白细胞计数一般在500×106/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正常或略减少,氯化物多正常。㈣脑膜脑炎型㈤肾衰型多与黄疸出血型合并存在。表现:少尿,氮质血症与尿毒症等肾衰表现。后发症:少数患者在发热消退的恢复

6、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认为是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反应引起的,称后发症。常见的有后发热、眼后发症(如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或葡萄膜炎)及闭塞性脑动脉炎等。㈥恢复期1.血常规WBC和N轻度增高或正常,多数患者血小板减少。2.尿常规有蛋白、管型、红细胞及白细胞等。3.病原体分离从早期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或尿中可检出病原体。应用PCR检测钩体DNA,具有早期诊断意义。4.血清免疫学试验五、实验室检查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1.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首剂40万U,肌注,严重者2h后追加40万U,Q6~8h,每日160~240万U。疗程5~7天。六、治疗要点赫斯海

7、默反应多发生在首剂青霉素注射0.5~4小时,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部分病人出现低血压、休克,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为避免赫斯海默反应,有人主张从小剂量与分次给药,首剂5万U,4小时后10万U,渐过渡到每次40万U,或者在应用青霉素首剂的同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mg。赫氏反应处理:使用镇静剂、激素,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适量输液,纠正酸中毒,强心,抗休克,使用呼吸兴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