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ID:42166372

大小:2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9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_第1页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_第2页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_第3页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_第4页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伟大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1•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断,标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和崇高使命,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蕴含着质变和量变的关系。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社会革命专指推动社会“质变”的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先进阶级以革命的

2、形式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新旧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的更替。人类社会形态更替一般通过激进的政治革命来实现。广义的社会革命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还包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彻底改造社会的进程;不仅包括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也包括维护新生政权、巩固社会形态的持续“量变”。宽泛意义上,凡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政治、经济、技术、制度等各种要素出现的重大变革,都可称之为社会革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产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笫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等,都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在中国革命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分别表征了狭

3、义的和广义的社会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和夺取政权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1949年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立之后业已完成,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朝着实现共产主义伟大冃标奋进的社会主义革命仍在进行当中。近代中国独特的国情使得中国社会发展并没有遵循早期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循序渐进模式,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新生的社会在上层建筑上跨越了资本主义阶段,但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力发展依然要补足功

4、课。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这就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一系列建设和发展历程科学地纳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谱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快速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最终为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积蓄力量,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任务。从马克思主义质变和量变关系原理来看,中国社会革命的发展阶段和冃标实现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通过新民主主义

5、阶段社会革命的量的积累,真正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达到了无产阶级掌握全国范围内革命政权的目标,占据统治地位的新阶级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质变,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清了障碍。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上,是一个既包含“质变”又包含''量变”,表现为“质变一量变”的历史历程。在落后的社会中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推动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形态的“质变”,而随之而来的“量变”则是稳定这

6、-“质变”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形态应有的题中之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性“量变成果”。正是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懈探索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才能实现整体跃迁,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也是-场具有新的内涵和任务的伟大社会革命,它应当在继承社会主义革命前期成

7、果的基础上,承担社会主义革命的未竟事业,继续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主体需求,最终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转化为客观现实。因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蕴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始终,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8、我们通常以定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来总结提炼阶段性特点)。社会革命产生的根源在于基本矛盾的作用,是基木矛盾发展的普遍结果和必然要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纶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甚至阻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