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46021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对策【摘要】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的人才培养学历层次偏低、人才素质不高等现象,要通过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关键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现状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目前,中国汽车数量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30万从业人员,但目前熟练技工并不多,有一定理论基础且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不足。随着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
2、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
3、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二、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首先是学历层次偏低。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高中阶段51.5%,专科及以上10%,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
4、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其次是人才素质不高。据调查。高职院校各汽车院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验设备、师资力量、教材资料的缺乏,特别是实训技术性缺乏或落后,许多考工定级培训达不到要求,结业生虽拿到高级工、技师等级资格证书,但其实际修车能力还不如在一线的初级工。国内的不少技工院校,甚至高级技校、技师学院,至今还把汽车电喷技术、自动变速器等内容当作“汽车高新技术”内容来讲授。几十年一贯制,用解放、东风底盘,492发动机,很难培养出符合中国目前和未来汽修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三、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员培养质量
5、的对策思考一要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时,应以理论为基础,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
6、的实际需求,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二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三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
8、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四要加强校企合作。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更能贴近企业需求,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成立以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为主的专业培养委员会,让企业直接参与培养计划的审定和有关教改的课题研究,以利于学校及时将最先进的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