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459
大小:172.99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07-30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探究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沟通、丰富人类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趋同和融合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研究课题。(黄成洲,2009)翻译与文化有着血肉的关系,翻译不但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的鸿沟。(包惠南,2003)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EugeneA.Nida,1993)对于真正成功的翻
2、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金惠康,2003)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大致可以归属三类: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音文字(音意结合文字),表意文字(拼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语词义比较窄,较为精确、固定、比较严谨,因而词义的伸缩性和上下文的依赖性就比较小,独立性就较大。”(申清丽,2010)中国词汇的三个特点:1.言简意赅,涉及面广;2.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3.旧词通过引申、比喻等途径被赋予新的途径。(林逸,2007)语言是社会镜象,
3、又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流露。(赵明,2003)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当不同语言群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词汇空缺。(包惠南,2003)词汇空缺是指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议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傅晓玲,2004)词汇空缺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包括民族文化性很强的人名、地名、新词、术语等等。造成词汇空缺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一是传统积淀历史文化因素。二是地域文化因素。(刘艳
4、群,2008)英国是一个岛国,而汉民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如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三是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郑丹,2008)不同的民族对色彩概念有不同的使用习惯。红色在汉语中有正面意义,在英文中会有贬义。现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大致有四种。(袁斌业,2001)音译是指“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名、地名、或其它名词的读音译成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读音”。音译法在翻译引进专业技术术语、人名、地名和商品名等专有名词时较常用。(顾嘉祖
5、,2002)比如英语中的tea起源于闽南方言‘茶’的读音。(蒋磊,1998)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的译文。(代永佳,2006)有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直译不能完全译出原语的意思,需要对其作出解释性的翻译。(郑雅丽,2005)意译是放弃原文的修辞格,只是把意思平铺直叙地翻译出来。(程同春,2004)他是通过对原词汇深层蕴意的理解将原词汇的表层结构有机地转化为译语的表层结构,重在再现原词汇的
6、蕴意,真实的传达词汇所含的信息。(彭家玉,200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感情和愿望,交流思想的方法。中国特色词汇的研究已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英语教学和研究界的一项重要的探讨课题。为了大力传播中华文明,译者应力求使中国英语贴近中国的社会现实,努力以全世界的英文读者为对象。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跻身国际就势必要与世界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得当,
7、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中会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使汉文化渗透到英语中去,进而使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中得以再生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论文的简单介绍:有关本文的一些背景知识以及写本论文的目的和要阐述的观点,还包括当前研究所存在的一系列缺陷。第二,中国特色词汇的特征以及翻译难点及其成因。第三,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技能方法分析。其中方法主要包括: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结合法。第四,总结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由于同类研究作品很多,本文将探讨中
8、国特色词汇特征,并侧重于中国特色词汇翻译进行全面分析,融入笔者自身的理解与意见,从翻译的各个原则以及翻译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最佳翻译。OutlineTitle:ResearchonVocabulary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Thesisstatement:Languageisthecarrierofeverycountry'sculture.ChineseandEnglishhassomethingincommonwhenreferringtoobjec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