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45737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让课堂活跃让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及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沛县朱寨镇刘集小学燕艳红一、自主探究的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案例一]:上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孩子们并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自由组合,每组的桌子上都摆着孩子们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老师并没有作过多讲解,只是提示孩子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观察。话刚说完,孩子们就热闹开了。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有的离开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有的把水果切开,美滋滋地尝一尝……往往令老师及孩子们头痛的作文课也能如此快乐,孩子们能不主动学吗?评析:首先,教师打破传统的整齐的座位编排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随意而坐,这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自由感
2、”,从而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同时,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这样给孩子们创设相应的情景,往往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孩子们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案例二]: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第一幅图:“小黑猫和小白猫在桥上看鱼”,第二幅图“小黑猫跳下河去捉鱼”,第三幅图老师别出心裁地只用一个“?”。孩子们看完第一、第二幅图后很想知道结果,好奇心难以控制,老师只给一个“?”,还反问一句:你们说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
3、的思维想像就好象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如此引人入胜的开头,有几个孩子不被吸引呢?评析: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留白,即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不会游泳的小黑猫跳下了水,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非常想知道,但老师却故意给学生留下“空白”,鼓励学生试一试,通过自己的想像去填补“空白”。强调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去交流,去表达。变“吸收──储存──再现”为“探究──鼓励──创新”。由上述案例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4、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二、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案例一]:上《爱迪生》一课,学生预习课文后踊跃提问:(1)爱迪生怎样卖报纸?(2)爱迪生是怎样把火扑灭的?(3)硫酸是怎样烧毁爱迪生的衣服的?(4)爱迪生进行科学实验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危险?(5)他是怎样克服的?(6)他为什么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倒?孩子们提完问题后,我便引导他们分析:这篇课文主要是写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地进行科学实验,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的故事,所以像(1)(2)(3)这些偏离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
5、不提。而像(4)(5)(6)这些问题提在点子上,学习时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课文。评析:一开始,孩子们有可能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教师则要有意识地这样多示范几次,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也教给孩子们提问题的一些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懂的词语提问、对不明的现象提问、对一些用法特殊的标点提问、对人物的行为提问、对重复的句子提问……使孩子提问题的水平逐步提高,让孩子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案例二]:《雷锋日记两则》中写到:有人说我是“傻子”这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
6、的人,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在这一段话中,一连用了四个“傻子”。针对这一特殊词语,我让学生提问。孩子们问:雷锋究竟傻不傻呢?雷锋为什么愿意做“傻子”呢?革命和建设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傻子”呢?从孩子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进行了思考,但对雷锋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好品质并未领悟。于是我又引导他们小组讨论交流:别人说“傻子”和雷锋说的“傻子”含义有什么不同?想想雷锋“傻”在哪儿?雷锋追求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悟到雷锋所说的“傻子”并非真正的傻子,而是指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
7、献的人。评析: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由学生解决。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是非常正#的,教师也不用过于着急地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