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5》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5》指导课一、课前游戏1、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不过猜之前,今天老师还有个小小的提示,我们所猜的谜语都是与植物有关。你可以说现成的谜语,也可以开动脑筋现场编一个,猜到就直接站起来说。谁先来?(生自由说谜语)2、听了同学们的谜语,陈老师也心动了,那我也说一则,你们猜一猜,好吗?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蒲公英)师:怎么一下子就猜出了谜底?(生说原因)师总结:噢!原来,你们都抓住了谜面中植物最鲜明的特点,所以一下子猜出来了。真棒!好了,上课的时间到了,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上课二、读析例文,感知
2、写法同学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里,除了人和动物外,还有一个庞大的生命群体,那就是植物。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就连那些长在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都有难以解读的生存密码,今天就让我们用智慧的眼睛和心灵去与它们对话,解读和开启神秘园的大门。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手一碰叶子就耷拉的含羞草,叶子竟然是刺的仙人掌,有太阳才开放的太阳花,攀附墙壁的爬山虎,闻乐起舞的跳舞草,会吃虫子的猪笼草,撑着小伞播撒种子的蒲公英,黑暗中绽放的夜来香,脸盘随着太阳转的向日葵。)还有许多许多,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彩,也激发了我们探究的欲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的世
3、界。1、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说了什么?2、互相讨论,交流。(研究植物、细致观察、写出成果)3、学习例文,习得方法。(1)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2)指名读例文,其他同学思考两个问题:1)小作者写了哪两种树(杨树、香椿树)2)小作者观察到了两种植物有什么特点?(杨树高、枝繁叶茂而香椿树瘦小;杨树和香椿树朝南的一面枝叶长得茂盛)(3)小作者重点研究了什么?他怎么研究的?研究的成果怎样?(4)教师小结: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写作的步骤:a、确定观察的对象。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
4、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c、把观察结果和研究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图。师随机板书:确定对象、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三、学写报告 1、老师这儿有一盆水仙花(出示图片),漂亮吗?请大家仔细观察她的外形,然后用几句话描述一下。(生自由回答)2、好优雅的水仙花,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同学们,在观察的同时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呢。(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以引导他们说)3、同学们很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了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但这节课上,我们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好吗?老师对于为什么其他植物根植于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而水仙只
5、需一盆清水就可以长得亭亭玉立?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并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这个人呀对水仙花做了研究,并写下了一份研究报告。大家看——我家的书桌上有一盆水仙花,翡翠般的绿叶丛中,笔直的茎托出一簇簇洁白如雪的花朵,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夜晚,伴着那清新淡雅的幽香,我捧起书,在阅读中静静等待更多的花儿绽放。一天,我在阳台上给花草浇水,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为什么芦荟啊,文竹啊都生长在土里,而水仙花却长在水里呢?”我一愣,是呀,为什么水仙花只需水就可以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水仙属于球根花卉,在我们从市场买回来之前,它已经经过花农多年的辛勤培育,才把根部像大
6、蒜头的那个鳞茎培育大,每一鳞茎里面都积累了足够多的养分。我们拿回家后,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够满足它生长和开花的需要。水仙花能在水中生活,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书桌上的水仙花,还在相继绽放着洁白如雪的花儿,把春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捎给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诗一般的美。4、这篇研究报告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写了什么?(生答)5、先写自己的观察、发现,然后写研究方式、研究结果,以及自己的感想。谁来给这篇文章取个题目?(生自由回答,如:亭亭玉立的水仙花、水仙花的秘密。)6、同学们真棒!加上题目,这就是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了。四、交流汇报1、课前,老师布置给大家一项任务:要求你们选择一
7、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填写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你们一定都做了吧?同学们都研究了哪些植物呀?(生自由交流)附: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年级班姓名:观察地点:观察对象:我的发现:形状:颜色:气味:动静变化情况:一年四季变化情况:作用(本身的功能及给予人们的好处等):2、种类还真不少。那通过研究有哪些收获呢?(小组讨论交流)3、刚才我们交流得很热烈,很好,现在,我们请上几位同学汇报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谁先来?(指名回答)4、刚才几位同学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其实,在先前的小组交流时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做得很好,因为时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