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

ID:40928319

大小:489.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1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_第1页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_第2页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_第3页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_第4页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奶牛中性粒细胞在血和乳中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概述123111*刘庆涛,王海丽,王杰,臧丽,潘志忠,张乃生(1.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2.即墨市普东动物防疫监督站,山东即墨266234;3.即墨温泉动物防疫监督站,山东即墨262200)摘要:PMN是侵袭性奶牛乳腺炎重要的防御屏障。文章着重介绍奶牛中性粒细胞(PMN)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形态特点,并叙述了PMN颗粒动力学和各类PMN的生长期、PMN生存期调节与发生奶牛乳腺炎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奶牛PMN的研究方向。关键词:PMN;吞噬作用;呼吸爆炸;乳腺炎多形核中性白细

2、胞(简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s,PMN)是一个多形的核,具有杀死细菌的大量细胞质颗粒,并为吞噬提供大量的糖原。PMN吞噬细菌时,表面卷曲可形成吞噬空泡。PMN表面存在大量的受体。一些受体能受一些化学引诱物吸引,从而使PMN移行。粘附受体就象PMN移行的蠕动,穿过内皮细胞间裂隙,到达感染的部位。其他受体能连接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激活PMN的吞噬作用和杀菌功能。粘合了细菌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其他受体激活宿主防御功能,使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合和表达。当PMN从血液进入乳中时,其形态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在牛乳中,PMN

3、摄取牛乳脂肪和酪氨酸,形成大量的细胞内空泡。PMN摄取可导致伪足的丢失和细胞变圆。细胞质颗粒移行并与空泡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细胞质颗粒和细胞膜的大量损失可导致PMN吞噬作用和杀菌活性的降低,减弱乳房内的防御能力。乳腺防御入侵性微生物,主要依靠乳腺组织中PMN数量的增加。然而,溶菌主要造成升高PMN数量的减少。PMN生命周期改变能部分地调节上述过程,而PMN的细胞凋亡的增减能抑制或加速这一过程。1奶牛PMN的形态学1.1光学显微镜检查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瑞特染色的血涂片时,可见清楚的细胞质和大量淡红色的细胞质颗粒。成熟的PMN[1]包含有多形态分叶的核。核叶有短小的

4、细丝连接。在健康奶牛的血液中很少见到未成熟的PMN。未成熟的PMN(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和带状核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在骨髓中能找到。PMN的带状核细胞可能是成熟PMN含淡红色颗粒的透明细胞质。当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入乳腺时,未成熟的PMN和异常的PMN经常在外周血的涂片中发现。特点如下:①从血中分离到的中性粒细胞涂片后,可见22%PMN包含典型多形分叶的核;②未成熟的血PMN,带状核细胞带有典型的马蹄形核;③未成熟的血PMN,中幼粒细胞带有典型的巨大球形核;④未成熟的血PMN,晚幼粒细胞带有典型的菜豆型核;⑤能延缓PMN成熟的内毒素可诱发异常PMN;⑥内毒素引起

5、具有奇异核的PMN的细胞凋亡。核呈马蹄形者没有分叶。依据核环进行分类,60%的细胞核存在着相似性。中幼粒细胞含有圆形的核,淡蓝色的细胞质。如果不能仔细辨别,这些细胞很容易和淋巴细胞相混淆。但是,中幼粒细胞含有大量的细胞质,细胞核没有成片的染色质。晚幼粒细胞也含有淡蓝色的细胞质,但细胞核呈菜豆型状。当乳腺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急性大肠杆菌性乳腺炎时,在血中可检查到未成熟的PMN,并发现“左[1]移”。注射18h后,血液中的PMN的10%为带状核细胞,20%是未成熟的PMN(包括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在这一过程中可发现很多“左移”的异常PMN。毒血症能阻止PMN的

6、分叶和细胞核形成马蹄形;而稠密成群的细胞质和正常成熟分叶PMN的细胞质相似。毒血症另一特征是出现奇异形状核的PMN。1.2透射电镜检查[2,3]循环血和乳中的PMN超微结构已经被人所知。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多分叶的核。这些多叶的核很重要,PMN可把核叶排列成一条直线,在内皮细胞之间快速的移行。相反,大单核细胞有很大的马蹄形核,较难在内皮细胞间移行。因此,PMN移行先于大单核细胞,最先到达感染的位置。1.2.1嗜苯胺蓝颗粒在PMN的细胞质中,很多糖原和杀菌颗粒都具有杀菌能力。象其它动物一样,奶牛PMN中含有特异的嗜[4-6]苯胺蓝颗粒。嗜苯胺蓝颗粒或者初级颗粒是粒细胞形

7、成前骨髓细胞阶段首先出现的颗粒。它们周围有大量的高电子密度。这些颗粒在二氨基联苯和过氧化氢中培养,高电子密度形成暗示过氧化反应是阳性。嗜[7]苯胺蓝颗粒是过氧化物酶,从而能杀死细菌。当存在过氧化氢和氯离子的时候,过氧化物酶可杀死细菌。[5]奶牛嗜苯胺蓝颗粒的溶菌酶含量很低,而其它动物,嗜苯胺蓝颗粒具有很重要的杀菌功能。次级或者特[5-6]殊颗粒出现在中幼粒细胞阶段。此阶段这些颗粒没有高电子密度,属于阴性过氧化物酶。嗜苯胺蓝颗粒的产生了阻止次级颗粒的形成,因此,在成熟PMN中,嗜苯胺蓝颗粒的数量超过次级颗粒。[9]在奶牛、山羊和绵羊中,第三个新型的阴性过氧化物酶可以

8、被鉴定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