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的最后岁月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

ID:40840098

大小:19.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8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_第1页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_第2页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_第3页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_第4页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戚继光的最后岁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戚继光的最后岁月万历12年(1584年)11月。镇守蕲镇多年的明军著名统帅戚继光接到朝廷的一纸诏令,惨遭革职。一代令倭寇与蒙古部落闻风丧胆的、明帝国中后期不可多得的名将,就这样被大明朝廷一纸罢官。戚继光被革职,与张居正的倒台有直接关联。纵观明朝一代,张居正是明朝不可多得的一代名相。用今日的话讲,是位能干实事大事的人;是一位治国能臣。连西方学者所著的中国历史中,说张居正作为首辅施政之十年,是明帝国“耀眼的暮光”。之所以说是“暮光”而不是“曙光”,就是说张居正去世以后,明朝曾在他手下进行的各项有益的改革就废止了;在他施政时明朝一度被压制、扫除的弊

2、端又回来了;明朝就逐渐走向了下坡路。这里只说一条:没有张居正这位能臣,戚继光这位帅才后来就不会被进一步得到重用而调到北方;而戚继光镇守北方蕲镇多年,能够一扫蕲镇明军的颓势和死气沉沉之气,最终建立起一支极具战斗力的明军部队,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武器装备有武器装备,要后勤保障有后勤保障;从而将蕲镇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国门,这些全都离不开张居正在中央的大力支持。没有张居正的铁腕支持,以明朝“以文制武”的那种制度和让你一干点正经事就有一群人来掣肘的环境,戚继光纵有天大本事,也断难施展。因为戚继光和张居正所干的踏踏实实的正经事,在某些人眼中,居然还与明朝

3、的不少制度“相左”。其实那里是“相左”,是有人不看你干不干正经事,不看你其实是与时俱进的突破“祖制”搞建设,而是鸡蛋里挑骨头乱挑毛病;而这类人除了整人使绊子以外,要是放到战场上,对国家的贡献还比不上一个浴血沙场的战士。明朝军队的后勤。从朱元璋时代为了制约军队而制定的制度是:军事卫所制度,军队平时自己屯田,自给自足(后来哪有真正的自给自足)。战时由军方上报兵部(好像后来军方都无权上报了,改成文官上报);兵部再与户部会商;之后由户部提供后勤保障。送到了军中,在具体分配上后来也是改为武官无权一人说了算,要由文官插手。这是钱粮;武器装备,也是军方上报

4、兵部;兵部与工部会商;之后由工部负责调拨。明朝这样一个大国的军队,竟然没有自己的后勤部门。——朱元璋算计军队可是算计到骨头里了。工部和户部有这样的权力,谁为难军队一下、刁难军队一下,太方便了。就说军粮。蕲镇的军士,每月领粮食要跑几十里路,远的甚至上百里。怎么往回拿不管。自己背吧。这不是扯淡吗,谁背得动?背不动,好。只能就近出卖给粮贩子。——这些粮贩子跟管粮的文官都有关系。军士被迫低价出卖,再回去高价买粮食。不愿卖,宁可背回去?好。发军粮的文官瞪着眼睛克扣你、少给你。你当兵的爱要不要。结果当兵的辛辛苦苦背回去的军粮,肯定达不到配给标准。黑呀!大

5、家都知道清朝军队腐败盛行,克扣、吃空额什么的,其实明朝就如此。你保家卫国?滚蛋吧,没人拿你当兵的当人看。戚继光曾遇到背粮食的士兵。士兵的正常待遇标准在明朝本已少的可怜;被无端克扣之后,士兵泣不成声。激起了戚继光的愤怒。蕲镇可是国门啊!是边防大军区啊!如此刻薄对待士兵,军队谈何保障?谈何荣誉感?戚继光是位干实事的人,愤然上书。终于在上级的支持下,采取针对性手段,禁止克扣士兵;军队改为就近领取军粮。这一下,就让不少文官、既得利益者气的跺脚,背后暗恨戚继光。因为黑色的财源被戚继光给断了。——做这些事,没有张居正撑腰做不到。武器装备,历来由工部制造。

6、武库掌管进出。万历朝之前代,太监又有权管武库了。想从这拿武备必须得给好处。而且给的还不保质量。有些兵器军备已经腐朽不堪,战场根本不能用。戚继光有鉴于此,除像重型火炮这类军备请领,其他多数火器改由中央发银,自己制造。后来,又从实战角度出发,一举组建了“辎重营”。这个“辎重营”编制是明朝第一支军方后勤专业部队!军队武备、钱粮保障大为改观。这可是“有违”明朝以往一贯的相关制度。在我看,什么违反。这叫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办实事!——这样又暗中得罪了一批既得利益者。有多少人想在这个环节卡军队捞钱,也一下捞不着了。——做这些事,没有张居正在朝中撑腰,断

7、无可能。清朝,北洋水师副将刘步蟾,看到军械局制造的炮弹质地粗劣,就曾愤然上书,请求将炮弹一类军备生产划归北洋直接掌管。结果如石沉大海。你直接掌管了,你北洋军备有保障了,我从哪里捞钱?清朝那时军工体系腐败链条上的不少人,就是这么想的。刘步蟾乃至北洋水师的头顶,可惜不是张居正。就算是有张居正那样的能臣,只怕也被慈禧太后和那些尸位素餐的势力给拱掉了。蕲镇以往朝中派来的诸如“巡边”、“巡关”的御史多如牛毛。京官来了,下边都不敢怠慢。极尽盛情款待、打点之事。难怪如此,把他得罪了他回去还不说你坏话啊?各级将领迎来送往,都不敢怠慢。而且有不少军官为了结交京

8、官,以后朝中能有人,压榨克扣士兵送礼。至于加强训练、改善军队状况这样的正事,几乎没人去用心。戚继光有鉴于此,又上书直陈此事之弊。——还是张居正大胆采纳意见并撑腰。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