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23919
大小:7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一片不应被遗忘的净土---行廊佛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片不应被遗忘的净土—行廊佛地胡克敏(峰鸣)芜湖县境内有座海拔最高的山叫行廊山,也称珩琅山。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雨热共济,光温同济,生态环境优美;青弋江环绕而过,树木葱茏,两峰对峙,峰下良田千顷,碧波无垠。行廊山是我的出生地,可我既然把她“遗忘”多年……这对于我来说是件多么悲催的事情,但我也很庆幸,庆幸“遗忘”她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家都“遗忘”掉了她那深渊的佛教历史,因此保留下如今这样一片令人寻味的佛地净土。行廊山区域除了有待于开发的旅游业及农林业,看不见什么工业,行廊山属于西河古镇,一九七一年一月十日才划归于芜湖县,之前属于宣城,故而她的历史只有在《宣城
2、日志》《宁国府志》《宣城古今》等历史文献资料中载有,而我们这代人几乎不知晓。之前我的印象中行廊山上除了一座千年古刹(行廊塔)、老虎洞、观音洞等似乎没有什么庙宇,只是隐约记得儿时听祖辈们讲过的一些与行廊山相关的神秘传说故事罢了。行廊山区域几乎没有什么人为的规化痕迹,多是自然产物,在我儿时修建的“湾西”石子路(这是唯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如今不但没有变样,反而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了(发稿时正在铺柏油修复),而西河古镇也真的变成了“古镇”,数百年的古镇近期既然没落了,古镇的遗址成了部分电影的选景地了。也许是当地政府领导们忙于城市工业化建设,把我的出生地行廊山给忘了!没能让她以现代感
3、的方式呈现!行廊山佛教历史悠久,宋朝初年便有众多寺宇,香火旺盛,其中由杯渡禅师(高僧)创建的古法云寺(原名兴云寺)比九华山开山寺化城寺早二百六十多年之久,古法云寺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了。九华山的化城寺事实是这样由来的,在唐至德年间,九华山下的青阳县绅士诸葛节等众多乡老于九九重阳节登山时,在山洞中发现苦修的朝鲜半岛僧人金乔觉,见状感激涕零,下山后便筹资,由杯渡禅师所修建的寺庙改建而成,改建后定名化城寺,并请金乔觉入居,故而金乔觉圆寂后,后僧视其为地藏化身。改建化城寺之前的寺庙乃东晋隆安五年杯渡禅师从行廊山去九华山传经布道时所修建的场所;因两寺相隔时间胜远,故而九华山开山寺被现有的化城
4、寺所替代。在东晋隆安五年杯渡去九华山之前九华山仅为道教及山民活动场所;因此杯渡禅师为九华山真正的“佛祖”,“九华佛觉出行廊”,“行廊山乃九华山发祥地”,行廊山历有“小九华”美誉,这些都是有历史依据的。杯渡禅师在行廊山修道多年,传经布道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奉行“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云走四方传经布道;禅师从行廊佛地出游后,历经九华山,广东,广西,越南,香港等地区传教。因当时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无法还愿于行廊;行廊山风景逸人,人风朴实,杯渡禅师晚年十分怀念行廊佛地,生前嘱咐后僧,圆寂后非行廊山不葬,故民间传说杯渡禅师安葬于此山中。行廊山很有历史渊源,此山有九
5、龙所顶(也有称七龙所顶),宋朝初年,地藏和尚云游四方,来至行廊山,发现山中盘有九龙,因此山藏龙卧虎不宜久居而离去,数年后,明朝皇帝朱洪武同刘伯温路过行廊山,被景色所吸引,赞赏不迭,但发现山中群龙游动、雾气腾腾,刘伯温掐指一算道:“此乃龙脉圣地,不断龙脉,必有后患,非得造塔镇之”。故朱洪武下旨造塔,镇住龙脉;山中有杯渡岩,刻有梁武帝及杯渡禅师的像,山下有一座千年古刹,以及丞相湖和丞相溪等等,南宋理宗度宗两朝的右丞相马廷鸾,因留念行廊山,辞官后不愿回老家,在行廊山安度晚年,渔耕笔书,死后和夫人合葬于此。行廊山区域古代寺宇森列,因历史原因及战争和文革的破坏几乎毁尽,其中杯渡禅师所建的法
6、云寺等烧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行廊山历有“天然氧吧”,“芜湖后花园”之称谓。岚烟森列,紫翠万状,弋水环绕,碧波千顷”。五台山有金气,峨眉山有银气,普陀山有铜气,九华山有铁气,行廊山兼有四气更有玉气。随着人们对行廊佛地渊源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如今行廊佛地庙宇日益昌盛,来行廊佛地朝拜及游玩的人也络绎不绝,香火旺盛;香客们来认祖归宗了,同时也是对“行廊佛地”的认可,更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人们的幸福安康。近期行廊佛地修得一肉身菩萨,这也是行廊佛地即将走向兴旺的良好兆头。同时“宣、南、铜”高速及“湾西”快速通道的即将开通和建设,五湖四海的香客们可直接快速通达佛地,这片被遗忘的净土即将翻开新的
7、篇章,“行廊佛地”正张开双臂欢迎亲的到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