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35658
大小:57.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经典不应被遗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理科语文周考4作文写作引导整理者:高三理科李霞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但是,前不久,某大学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位列前10名。这份榜单,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写
2、作立意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此质疑、批判,或者赞同。但要学会多问自己,为何如此?于是,立意角度产生: 拒绝阅读经典,原因大多是世事浮躁,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脆“读图”;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像《红楼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缺少“谋取实际利益”功能,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的作品,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
3、恰是因“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这样写作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展开。 我们也可勇敢质疑,曾经的“经典”是否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有些依托社会背景生成的“深邃”的经典是否有足够理由要求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去阅读、热爱并读出“意义”?这样写作可就“何为经典”“人类经典演变过程”等展开。二、学生示例赏析经典不应被遗忘三(17)班叶子沛近日,某出版社搞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中国经典尽数在列,这不禁令人汗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文学却“大行其道”,令人深思:难道经典过时了吗?依我之见,答案是否定的,经典从不过
4、时,经典也不应被遗忘。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其内容思想的高度,但与这对应的是它也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如果无法平心静气的阅读,似乎真难读下去。而我们所缺乏的正是那一份平静,所以才出现了似乎经典文学落后于通俗文学的假象。但我认为,我们更应清楚认识到经典是永是经典,经典是不容毁的。经典代代相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
5、,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应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经典是民族传承的血脉。孔丘韦编三绝,司马迁含辱编史,吕不伟夜勤《春秋》。他们是一代伟人,而他们永朽的精神恰好融入在一部部经典之作中。美国富兰克林产:“读经典仿佛与诗人交流,与他同吃同住,同喜同悲。”而这一部部经典中藏有的是写作者伟大的一生,是你我所未触及、未发现到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经典,我们今天才得以见到孔子的“仁爱”,孟子的“博爱”5,庄子的“无
6、为”;才得以见到三国英豪奔驰战场的豪情、楚汉核战争的激烈碰撞;才得明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的继承人。所以说经典是民族之血,是民族之魂,民族文化因经典而灿烂。经典是照入我们心底的镜子。中国五千年有无数经典,经典本身传承的不单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更是文字背后的深刻的内涵。它仿佛是一面镜子,你的内心如何它便如何。它又是无私的,不因你的贫贱与高贵,只要你认真研读它,你便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所以说经典如镜,照清你的内心,照出你的方向。反观当今,经典的推广确是不容乐观,正如调查一般,经典因其高度令人望而却步。浮躁的社会氛围,
7、人们不愿意过多研读。品读经典,让心灵放个假;品读经典,让灵魂接受洗礼:经典伴你我成长,不忘经典!让经典成为时尚,携手经典共同前行!三、深层次分析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看经典阅读来源:山西日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前些时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而且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跻身前10名。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有哪些?阅读《红楼梦》,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妨碍了理解
8、故事;《百年孤独》,外国人名过分冗长,难以记忆;《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篇幅太长等。 这个“排行榜”的出现,与我们的文化环境、阅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今,我们整个社会的阅读生活充满浮躁、危机乃至缺失,浅阅读、碎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