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23353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上塘:八方乡音托起运河街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塘:八方乡音托起运河街市 京杭大运河抵达枫桥,进苏州城最早的入口就是上塘河。我们从阊门外的吊桥,开始溯源,细细体会苏州这座东方水城,河网密布,四通八达,感受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京杭大运河对于苏州社会经济的影响。 阊门为何是苏州众多城门之首?十里上塘街有着怎样的历史?我们循着上塘街旧时的记忆,踏着《姑苏繁华图》中的痕迹,回味时代的演变,希望为大家献上一些答案和线索。 十里上塘河引入京杭运河水 我们行走上塘街区,首先来到了气势雄伟的阊门外的吊桥。 站在吊桥向北望,那一片开阔的水面上矗立着一座“五龙桥”,这就是苏州古
2、城西北角的“五龙会首”:上塘河、山塘河、北城河、西城河和阊门下塘河在此汇聚。 五龙之首的上塘河从枫桥处绵延10里,八方交汇,从古到今,不仅是商船和行人往来的通途,更连起盛世阊门千年的繁华。 我们一路往西,寻找古运河上的重要渡口,到枫桥景区共有桥12座,河道两侧仍然存留有一些拴船的石牛鼻孔,可以想象出当年上塘河船来船往的热闹。 1955年,市政府全面浚修与改造工程,大运河苏州段截弯取直,从此,上塘河没有了千帆过往的繁忙景象,但街市繁华没有消沉下去。与其他闹市区一样,上塘街经历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仍旧散发着余热,沐泰山
3、、雷允上等老字号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全国各地的新字号商家也不断在这里开出。 如今,上塘河已远离京杭大运河,但古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凸显。中国大运河明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关键阶段,目前,大运河苏州段有7个点段被列入申遗点,包括上塘街在内的山塘历史街区首当其冲。 一个湖南家族来苏“讨生活”变迁史 81岁的袁水云生于苏州、长于苏州、工作在苏州,一辈子没有离开苏州,典型的“老苏州”,但她有时也称自己是苏州最老的湖南人。 她从老一辈那里知道的故事是,1900年左右,爷爷从湖南宁乡的老家逃荒,到南京乞讨打零工,后来
4、他跟着湖南逃荒人群沿着大运河一直到了苏州。 当时,苏州学士街有个湖南同乡会,同乡会在上塘河岸的上津桥下塘设了一个湖南会馆,是湖南人死了以后暂时停放棺材,供人祭拜、待运回老家或寻找到墓地后土葬的场所。袁水云的爷爷在城里风餐露宿了半年多,被好心的同乡领到上塘河边的湖南会馆,在会馆里烧水泡茶、做杂活。 2年之后,袁水云的奶奶带着几个子女沿途乞讨,前来苏州。袁家倚着湖南公馆西侧,搭了一个糊了泥墙的简易草棚,只有几平方米。 解放后,父亲把湖南会馆边上的草棚翻建了,这就是如今的上津桥下塘65号袁家房屋。 袁水云进入苏州铸件厂
5、工作、在居委会当干部,1997年,她获得苏州市1994-1996年度劳动模范称号。她非常自豪:“我祖上是从湖南来苏州讨生活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苏州政府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也是我们湖南人的荣誉。” 沿河街区沿袭着平民码头文化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这是明代唐寅写的《阊门即事》诗句。袁水云符合这样的写照。袁水云在家说湖南话,与邻居讲苏北话,与苏州人说苏州话,与外界打交道说普通话,4种语言可以随意切换运用。 走进上塘河沿岸社区采访,我们发现,沿河的居民们往上追溯几辈,多数从全国八方汇合于此。老年居
6、民讲的话普遍很杂,他们与袁水云一样,在苏州出生,从没有回过父辈的老家,会讲苏州话和普通话,但对着亲友又是一口流利的家乡话。 这带街区具有典型的平民特色。大运河苏州段地势较低,洪涝带给沿岸农业灾害性的后果。所以,住在河边的基本都是贫穷人家,做苦工讨一口饭吃,只求拖家带口活下来,历史上鲜有达官贵人、状元名人。从留园路走进一条笔直的巷子,名叫劳动里。居民王老伯的祖籍是淮安,他介绍,这片地方原本没有地名,由于在这里生活的人,多是帮人清理灶膛灰、清运大粪、清运垃圾,大家习惯叫这为“灰帮”。解放前,苏北一些地方的人逃到苏州来,他们
7、干的活,都是城里人、本地人不愿意干的。王老伯的父亲也是解放前乘船到苏州的,开始在码头做脚力,也做过小船上的学徒,后来跟着人做清洁工,用船运粪,送到枫桥、马浜那里,给农户施肥。解放后,政府利用这一带居民的特长,改编成立了清洁组,负担城市的环卫工作,原金阊区环卫工老一辈多出自劳动里。 【街区名片】 上塘街区 现在的上塘街东起渡僧桥南堍,西至上津桥,与枫桥路相接,路北为上塘河。但在明朝初年,从阊门吊桥起,向西直达枫桥镇,称为“十里枫桥塘”,曾为市面繁华的商业街,可以五马并行。清代江南棉布字号基本上集中在苏州,尤其是原来开设
8、在松江一带的百多家布庄迁移到了这里。接着,与布业相关的染坊、踹坊等也跟着聚集于此,分布在阊门上塘街、下塘街,所谓“苏布名称四方,习是业者在阊门外上下塘,谓之字号,漂布、染布、踹布、看布、行布各有其人,一字号常数十家赖以举火”。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经过大大小小几次改造后,上塘河两岸一些历史遗存得以保留。 【行走微日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