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

ID:40668806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_第1页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_第2页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_第3页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_第4页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2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节特定穴的应用特定穴,是根据其性能而给予特别称号的腧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很重要,现分类将其功能及应用概述如下:一、五俞穴部位:五腧穴都在四肢肘膝以下,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阴经各有5穴,阳经各有6穴,共66穴。按井、荥、俞、原、经、合的次序排列,阴经无原穴,而以俞穴代之。 功能:腧有输通的含意。《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人为合。”古人把井穴比作刚从地下涌出来的泉水;荥穴比作开始溜而不大的水流;俞穴比作能灌溉运输的水流;经穴比作畅行的水流;合穴比作汇人大河

2、的水流。说明五腧穴有输通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作用。还有与五行配合的方法,即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应用:凡脏腑经络发生的病症,皆可取该经的五腧穴进行治疗,因此取穴的名称很多。按症取穴:是根据五腧穴主治取穴的方法。《难经·六十八难》说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即症见心慌,并有心下满闷的取心经井穴少冲;肺炎痰多,身热的取肺经荥穴鱼际;胃痛,并有逆气或下泄的取胃经合穴足三里;但井穴还用于发热、昏迷及急性病的治疗。·本经取穴:是脏

3、腑经络有病取本经腧穴的方法。如咳喘症是肺经病,就取肺经穴位。子母取穴:是本经应用五腧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取穴的方法。如肝经(属木)实证泻行间(荥火),火为木之子;肝经虚证补曲泉(合水),水为木之母。异经取穴:是异经应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法则取穴的方法。如肾经(属水)虚取肺经(属金)经渠穴补之(金为水之母);肝经(属木)实取心经(属火)少府穴泻之(火为木之子)。四季取穴:是根据春夏阳气在外,人体之气行于浅表,宜浅刺肌肉浅薄的井穴、荥穴;秋冬阳气在里,人体之气潜伏于里,宜深刺肌肉深厚的经穴、合穴。如春天伤风咳嗽取井穴商阳、少商

4、;冬天腹痛泄泻取合穴曲池、足三里。子午取穴:见《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一篇。五腧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二、原络穴部位:除任、督和脾之大络外,其它原络穴位皆在四肢肘膝以下。功能:“原

5、”即本源,有原气的含意。原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起于脐下丹田,通过三焦,输布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十二原穴是脏腑经络中原气驻留的部位,起着推动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作用。原穴都排列在五腧穴之间,所以也已归属于五腧穴范围。“络”有网络与联络的含意。十五个络穴,是十五络脉分出处的穴位,多在表里经之间,有协调经络、疏通气血的作用。应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说明原穴能治疗五脏六腑病。络穴在表里两经之间,所以能治疗表里两经的有关病症。如肺经络穴列缺,不仅能治肺经病,而且还能治大肠经病症。原穴络穴可单独取用,亦可配

6、合使用。原络配穴,亦称主客配穴。是先取发病本经的原穴为主。后取与其互为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所以亦称表里配穴法。如心包络经病的胸满心跳,喜笑不休,取本经原穴大陵为主,再取三焦经络穴外关为客。原络穴歌:原穴歌:心包大陵焦阳池,肝经太冲胆丘墟。大肠合谷肺太渊,胃原冲阳太白脾。小肠腕骨心神门,膀胱京骨肾太溪。络穴歌:膀胱飞扬肾大钟,脾经公孙胃丰隆。大肠偏历肺列缺,小肠支正通里心。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经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名大包,督脉长强任会阴。三、俞募穴部位:俞穴皆位于背腰部脊柱两旁,募穴皆位于胸腹部·,:者的穴位多数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故以脏腑而命名

7、“功能,俞’’有输转的含意,是各经脏腑之经气向背部输转散布的处所,也是风寒外邪由背部侵入、或脏腑功能失调在背部出现压痛等异常现象的部位:“募”与“幕”相通,有聚集的含意,是各经脏腑之经气在胸腹部聚集之处,也是脏腑功能失调在胸腹部出现压痛等异常现象的部位。因而俞穴、募穴均有疏调脏腑经气的作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背为阳,腹为阴”。《难经·六十七难》说:“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应用:李东垣说:“阴病在阳者,当从阳引阴”,“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阳病在阴者,当从阴引阳”,“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

8、”。根据这一论述,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外感初期多取俞穴,内伤久病多取募穴;邪气有余多取俞穴,正气不足多取募穴,急性病多取俞穴,慢性病多取募穴;血分(阴)病多取募穴,气分(阳)病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