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15879
大小:3.9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03
《以古诗词为载体的《科学》中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古诗词为载体的《科学》中考题一、以古诗词为载体,考查“物质科学”的知识在中学科学里,物质科学的学习内容一般可分为常见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与能源等四个方面。1、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解析:这两道试题考查的
2、是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在解题时,应着重分析诗词中假定什么是静止的。3、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A、形成“烟”的过程是吸热过程B、“烟”是液化形成的C、“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D、“飞流直下”的水的势能在减少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观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
3、解析:3、4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能量转化”知识的掌握。···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____。6、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现象。解析:这两道试题考查的是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分析与比较。·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外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
4、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分子运动”现象的理解,相似的试题还有“五月槐花飘四野”等。8、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呤》B、欲渡黄河川冰赛,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遂武判官归京》)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物质变化”知识的理解。二、以古诗词为载体,考查“生命科学”的知识中学生命科学领域可划分为五个主题: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
5、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9、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浅塘江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类繁殖过程中的哪一行为()A、筑巢B、求偶C、孵卵D、育雏10、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枊枊成荫”的诗句中,可看出枊树至少可采用以下哪种营养方式进行繁殖()A、嫁接B、扦插C、分根D、压条11、“稻花香里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千古名句,它描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说出了“丰年”与“蛙声”的联系。请你根据生态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水稻、青蛙,还有蝗虫、稻螟、水蛇,都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6、,请指出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是哪些生物,并写出一条含三个以上生物的食物链。答: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数地区有人大肆捕食稻田里的青蛙(俗称田鸡),这种做法错在哪里,会酿成什么恶果?·解析:上述三道题考查了“生物的繁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诗句可以考查有关“物质的转化”知识;“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可以考查有关“自然选择”知识。三、以古诗词为载体,考查“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7、的知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由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两大主题。应主要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宏观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是相互联系而且有规律。1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大气环流13、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反映出这天的月相是()A、上弦月B、满月C、下弦月D、新月·解析
8、:上述两道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月相变化”的知识;此外,“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考查了“地球是圆的”的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