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83339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平潭县少体校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潭县少体校汇报材料一、学校概况平潭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创办于一九九三年,是我县唯一的一所承担少年儿童体育训练的专门学校,也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位于平潭县城中心地带,海坛西路(东大街70号),占地面积30870㎡,建筑面积4040㎡,其中93年建有一栋综合楼(其中有教室、办公室、食堂、餐厅、训练馆等),面积1780㎡,建有篮球场700㎡,98年建有宿舍楼400㎡。2002年建有教学楼一栋(其中有教室、办公室、跆拳道训练馆),面积2100㎡。2007年建有篮球训练馆,占地面积800㎡。建校前还有400M标准跑道田径场,占地面积25200㎡……以上设施较为完善,通
2、风、采光、照明条件良好,能够满足集中训练教学的要求。二、训练规模和训练形式根据岚政[1992]综201号文件精神,一九九三年开始招生,规模为110人,训练项目有:田径、射击、篮球、帆船帆板。其中帆船帆板作为新兴的水上项目,县政府特别重视,拨专项经费,该项目做到“三集中”训练。九五年,由于县主要领导调换,县财政匮乏,训练经费没能落实,除帆船帆板项目外,其它运动项目,如田径、射击、球类等因为缺乏经费,训练中断。一九九七年,根据县政府[1997]综43号文件和98年(23)会议纪要精神,同意少体校开办成龙学校,通过民办学校缴交场租、管理费来解决学生就读集训问题。纪要决定:训练规模为46人
3、,伙食标准3元,自交2元。开展项目有田径招20名(其中苗子生8名)、女子篮球招生10名,射击招生6名,帆船帆板招生10名等。成龙学校的成立,即解决了学生入学问题,又保证了学生“三集中”3所需的经费开支,可以说,这段时间,是少体校工作最有成效的时期,采取公办民助的形式,探索出一条新的办学模式,不仅使校舍、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办学效益也大大提高,少体校荣获“福建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二零零二年之后,由于县财政匮乏,没有下拨帆船帆板专项经费,还要少体校上缴场租金额50%,缩减了经费,致使训练经费不能解决。加上全县生源紧缩,少体校招生及训练工作遇到困难。二零零三年起,少
4、体校只招收部分苗子学生(小学30人,初中16人)主要任务是输送给福州市少体校。少体校田径项目,采取联办形式,与成龙学校、育英中学、强兴中学合作,在他们的学校内建立运动队,少体校教练员下校带队训练,学生学籍依然是本校的。武术、跆拳道等项目,也与武馆联合。到二零零七年,少体校才独立开办田径(36人),女子篮球(12人),跆拳道(12人)等项目。少体校坚持抓好训练工作,不间断做好人才选拔和人才输送工作。利用暑期集中学生训练,开展阶段性“二集中”训练工作,弥补平时训练时数的不足,选材测试工作也从不间断,每年七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日体育大纲测试工作照常进行。在困难面前,我们坚持
5、“一集中”,力争“二集中”,不抛弃,不放弃。三、比赛和输送情况办学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奥运争先计划》,以“选好苗子,打好基础,认真培养,积极输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训练为中心,管理为重点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地办学开训,积极向上一级体育院校、体工队、市少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不折不扣地做好选苗、测试、训练、文化学习等常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向福州市少体校输送157人,向省体工队输送16人,向“八一”队和国家青年队输送7人。本轮次(06—310年)向福州市少体校输送55人,向省体工队输送4人。2006年我县籍运动员代表福州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获5金1银3铜
6、。2010年我县籍运动员代表福州市参加省十四届运动会获8金7银4铜。2007—2010年参加全省锦标赛获2金3银3铜,参加全国锦标赛获2银,两项第七名,2011年向福州市少体校输送11名体育生,(其中跆拳道5人,皮划艇4人,射击2人)。平潭县籍运动员参加省锦标赛荣获第一名7人次,第二名3人次,第三名2人次。少体校组队参加省第七届农运会获得二金、一铜,第六名2人次,第七名1人次,第八名1人次;获得男子团体第名,女子团体第名。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经费情况少体校房租费年收14万元,全额上缴县财政。回拨50%剩7万元。公用经费改为生均经费约4万元。平时训练补贴和暑期集
7、训伙食费用约5—6万元,器材购置1—2万元,办公费用约4万元,基本平衡。按学校现有规模(69人),人均训练经费约1500元。2009年福建省体育局出台关于“三集中”训练基地的检查评估条例,对全省各类少体校进行实际评估。我校检查评估情况:命名平潭少体校为”二集中“训练基地”。评估结论:平潭少体校具备一支基本合格教练员队伍,校舍(教室、训练场馆、食堂、宿命)基本够用。政府再加大扶持力度,再添置一些器材、设备,再增加学生训练经费(要求生均训练经费5000元)解决食宿问题。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