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修辞学-古罗马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

ID:40136857

大小:260.8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22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_第1页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_第2页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_第3页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_第4页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修辞学-古罗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修辞学之古罗马1.修辞观念在希腊化时代和早期罗马的演变与发展2.古典修辞思想的全盛期3.古典修辞在罗马帝国后期的演变与分化1.修辞观念在希腊化时代和早期罗马的演变与发展*从马其顿帝国到罗马帝国公元前4世纪30年代,一向被希腊人视为“蛮族”的马其顿人在其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率领下入侵并征服了希腊各城邦。菲利普的儿子亚历山大随后率领大军南征北战,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之后接下来的三个世纪就是历史上的“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cAge),通常认为其时间范围开始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

2、马吞并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PtolemaicDynasty)为止。所谓“希腊化”是指伴随着亚历山大军队的扩张,希腊文化渐渐与地中海沿岸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是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AsiaMinor)、叙利亚(Syria)、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埃及(Egypt)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个进程。罗马帝国公元前第1千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一个奴隶占有制城邦,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马克思主义史学一般认为这是西欧奴隶占有制社会历史的终结;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

3、国)逐渐演化为封建制国家,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希腊化时期的修辞学希腊化时期政治、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给希腊修辞实践的传统模式造成了不少问题:审议修辞被宫廷和其他行政决策机构内部小范围的政议所取代,庭辩修辞的实践空间极大拓展,修辞实践由纯口语形态向口语与书面混合形态转向。修辞学在希腊化时期的发展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争议点理论”(stasistheory)的建立,即演讲辩论问题的界定;二是对文章中许多常见的辞格、文体形式给出定义和例证。希腊化时期修辞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可以被看成是公元前4世纪初、中叶出现的修辞研究黄金时代的余晖(“承前派”);属

4、于后面这一层次的学者致力于构筑起一个适应当时历史、文化条件的新修辞范式(“启后派”)。“承前派”: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72-约前287),继续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系统化。散文文体应具备的四个特征:正确性(correctness)、明晰性(clarity)、修饰性(ornamentation)与合适性(propriety)。修辞发明-有关修辞观念中“留有余地”原则的最早也是为最言简意赅的表述表明泰奥弗拉斯托斯对修辞作为一种话语互动,尤其是对受众的反应及其心理机制,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泰奥弗拉斯托斯]:不要把一切都讲得十分详

5、尽,应该留下一些事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和推导。这是因为一旦听者觉察出有些东西被缺省了,他就不仅仅是你的听者,而且还是你的“证人”,而且是一个十分友好的证人。如果你只向他提供理解[所议话题]的出发点,他会觉得自己很聪明。相反,如果你把事情讲得面面俱到、清楚透彻,好像他是个低能儿,他就会觉得你看不起他。(Kennedy1994:84-85)德米特里(Demetrius),“承前派”后期代表人物,学术活跃期在公元前1世纪初叶。其《论风格》(OnStyle)将风格分为:平和、雄伟、优雅、强劲四类;对辞格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率先对所谓“思想辞格”(figuresofthought)和“语言

6、辞格”(figuresofspeech)加以区分并命名了不少辞格;对信件的撰写进行了探讨,提出书信应融合“平和”和“优雅”两种文风,并且应该像是在与收信人对话。德米特里[在书信写作这个问题上]显然已经摆脱了古希腊以口语修辞为基本参照的学科框架,融入希腊化时期修辞思想的第二层次即“革新”层次。“启后派”:赫尔玛格拉斯,公元前2世纪中叶希腊修辞学家。他认为讨论修辞发明的出发点严格地说不应该是说服,而必须是说服的起因,或者说是那个使人们有必要从事某一说服活动的初始起因。这一起因不能笼统地被理解为一个特定情境(如公民议事会议必须就某一议题作出决定),因为追本溯源,任何修辞情境都是由存在

7、着的或者至少是潜在着的不同意见造成的。公众如果对某一件事已有明确而且比较牢固的共识,就完全没有必要就这件事进行讨论和说服,也就是说,就不可能出现使这一说服活动成为必要的那个“修辞情境”。赫尔玛格拉斯将使人们有必要诉诸说服的那个意见冲突称为“争议点”,认为“争议点”才是修辞发明的真正动力。“争议点”理论:修辞者在修辞发明过程中的首要任务不是搜寻和发现与体裁、情境相适配的常规话题,而是确定什么是内在于相关修辞形势的核心争议点。只有当具体的核心争议点获得确定之后,才谈得上探索和构筑自己的论点、论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