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

ID:40129280

大小:1.16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9-07-2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1页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2页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3页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4页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第一节原核生物概述一、植物病原细菌学发展简史Mistcherlich(1850):借助显微镜观察到活动的液体能引起马铃薯细胞崩解,认为可能是一种弧菌(Vibrio)。第一个发现细菌引起植物病害。ThomasJ.Burrell(1877)证明Illinois梨和苹果的火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用胶状缢脓接种获得成功。C.Auther(1885):用纯培养细菌接种和再分离,从而证实细菌是病原物。ErwinF.Smith(美国)和A.Fisher(德国)(1905):出版了《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Bacteriainr

2、elationtoplantdiseases)。奠定了植物病原细菌学。土居养二(1967):确定桑萎缩病的病原是类菌原体(MLO)。Saglio(1973)(法国):首先从柑桔僵化病中分离到了一种螺旋形的菌原体(螺原体),并由此建立螺原体属。已经记载的植物细菌病害500种以上。植物病原细菌已经确认的约有250个种、亚种和致病变种。随着分子生物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向其它学科渗透,目前植物细菌学的研究已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二、分布和为害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细菌病害分布,但发生的种类则依不同气候带或不同生态区而异。植物病原细菌中有

3、的种类寄生专化性强,只能侵染一种植物,有的种类寄生范围较宽,可侵染多种植物,最多的可达200余种,如青枯病菌。细菌病害对植物的为害是多方面的,如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营养代谢或光合作用等,从而造成农作物的重大经济损失。例如,据从肯尼迪等(H·W·Kennedyetal,l980)报道,1976年美国3l个州因43种细菌病害的为害而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多美元;曾有报道棉花因角斑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malvacearumDye)为害减产达30%;在中国,水稻白叶枯病(X.campestrispv.oryza

4、eDye)于70年代初连续3年在长江流域大流行,每年发病面积约133.3公顷,重病稻田一片枯焦。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是: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植物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eumSmith),各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条件下严重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最重。植物软腐病,由几种欧文氏菌(Erwinia)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也为害禾本科及其它栽培植物,世界各国及中国南北方都有发生。梨火疫病(E

5、rwiniaamylovora(Burrill)Winslowetal),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为害梨、苹果等,有"细菌火"之称,是毁灭性的细菌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此病。植物根癌病:又称冠瘿病(AgrobacteriumtumefaciensConn),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范围很广,对核果类果树为害尤重,近年在中国局部地区的桃、葡萄、啤酒花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生。马铃薯环腐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sepedonicum),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马铃薯主要栽培区都有发生,以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冷凉山

6、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三、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长与营养、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血清学特征、遗传特性、遗传和变异、鉴定和分类,致病特性、地理分布、传播方式、流行生态、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物理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菌病害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大小(m)1-10〉10染色体数目1〉1核膜-+呼吸作用场所原生质膜线粒体核糖体70S80S肽葡聚糖+-DNA环状线状繁殖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一、分类单元植物病原核生物并不独立于原核生物之外,其命名原则、分类方

7、法、分类单元和分类系统与原核生物相同。界、门、纲、目、科、属、种。种的概念:种是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菌系组成个群体,通常这些菌系与其它菌系有很大的区别。亚种:指在种下类群中在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的群体。菌系(strain)是由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单个菌落繁衍的后代组成。模式菌系(typestrain):是种的命名菌系,由它以及和它相似的其它菌系组成种。由于细菌的种的概念包含人为的主观判断,因此,细菌种的表型和遗传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多样性。目前认为根据遗传的相关性来定种更为客观。致病变种(pathvar,pv):在种下

8、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异来划分的组群。生化变种(Biovar):是种内的菌株,按生理生化形状的差异来划分的组群。二、命名植物病原细菌学名采用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细菌的学名由国际细菌命名法规所规定,法规的最新版本发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