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

ID:59225058

大小:2.5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9-26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第一节概述原核生物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一、主要类群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腐生的或自养性的,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场所,从高山到海洋,从赤道到两极,从植物到动物体内外,都可发现有细菌存在。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统称为真细菌。二、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以裂殖的方式繁殖。细菌繁殖很快,大肠杆菌

2、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温为26—30℃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35℃,马铃暮环腐病菌的生长适温为20-23℃。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DNA,主要在核区内,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基因组。经常发生变异。如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力的减弱,可能是由于改变后的生活条件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结果。类似的现象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通过不同的寄主植物,特别是抗性强弱不同的寄主植物,它的致病力可以减弱或增强。原核生物与真

3、核生物的比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大小(m)1-10〉10染色体数目1〉1核膜-+呼吸作用场所原生质膜线粒体核糖体70S80S肽葡聚糖+-DNA环状线状繁殖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第二节植物病原细菌G+细菌的细胞壁较厚(20~80nm),但化学组成比较单一,只含有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但G-细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却有多层构造(肽聚糖和脂多糖层等),其化学成分中除含有肽聚糖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1.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三大病原物。2.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

4、e)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3.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1-5μm,少数是球状。一、主要特征4.大多具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和四周的叫周鞭。5.植物病原细菌都不产生芽孢。一些芽孢杆菌在菌体内可以形成一种称作芽孢的内生孢子。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因为一个菌体只形成一个芽孢,芽孢萌发也只形成一个细菌。芽孢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死温度,最高也不

5、超过70℃,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用120℃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l0—20分钟。6.非专性寄生物,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绿色叶片,寄生性弱的只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和果实等抗病性较弱部位。以裂殖方式繁殖,即一分为二。常发生变异。人工培养的细菌致病力容易减弱,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恢复其致病力。7、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阴性(红色G-),少数是阳性(紫色G+),与细胞壁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先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细胞壁,再用酒精或丙酮脱色)。革兰氏染色反应反映了细菌的组成和结构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革兰氏染色反

6、应是细菌鉴别分类的重要依据革兰氏染色阳性——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枯草杆菌与细菌其他性状有关。例如,G+的细菌能耐高浓度的盐,不易被蛋白酶分解,但是对于碱性染料和除垢剂(如肥皂)则较敏感。营养的要求不同,G+的细菌,一般需要较复杂的营养物质。对抗菌素的反应不同,青霉素对G+的细菌作用较大,但对G-细菌作用则较小。而链霉素对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杀灭作用,植物病原细菌大多属阴性细菌,因此农用链霉素在防治植物细菌病害方面广泛应用。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重要属分类特征:1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菌体形状与大小、鞭毛、荚膜、芽孢、在固

7、体和液体培养中的形态特征和色素的产生。2生理生化性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和抗酸染色反应等;细胞壁结构与组分,色素和毒素的生化性状、抗原性、代谢类型、对碳原、氮原和大分子物质的利用能力与分解产物等。3遗传性状:DNA中G+Cmol%、核糖体核苷酸序列、DNA-rRNA同源性等。二、分类五界生物分类系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三、植物病原细菌主要属(一) 薄壁菌门1土壤杆菌属2假单胞菌属3布克氏菌属4欧文氏菌属5黄单胞菌属(二)厚壁菌门1棒形杆菌属(三)软壁菌门1螺原体属2植原体属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土

8、壤习居菌、菌体短杆状,单生或双生,G-,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好气性。无芽孢。营养琼脂上菌落为圆形、隆起、光滑,灰白色至白色,质地粘稠。不产生色素。G+C57-63mol%薄壁菌门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大多数细菌都带有除染色体之外的另一种遗传物质---质粒,控制着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药性等,如侵染寄主引起肿瘤症状的质粒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