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22625
大小:15.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2
《帮助孩子增强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窍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增强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窍门增强记忆力有3种因素影响、10种方法、8种窍门。3种因素一般是针对老年人“延缓记忆力衰退”来说的。它们分别是:情绪、饮食、保健。如果一个人整天焦虑不安、十分忧愁的话,那么,就会加快他的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如果一个人每天都笑嘻嘻的,情绪及其乐观的话,那么,就会延缓他的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抽烟、喝酒的话,那么,就会加快他的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如果一个人在平时会适量地吃一些营养品的话,那么,就会延缓他的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如果一个人不爱思考、不爱锻炼的话,那么,就会加快他的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如果一个人勤于动脑、锻炼的话,那么,就会延缓他的记忆力衰退
2、的速度。这三个因素有利于提高每个人的记忆力。10种方法有:1.注意集中、2.兴趣浓厚、3.理解记忆、4.过度学习、5.及时复习、6.经常回忆、7.视听结合、8.多种手段、9.最佳时间、10.科学头脑。1.注意集中:要注意集中精神。2.兴趣浓厚:对学习产生兴趣是很重要的。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胡基础,只有理解才会记牢。4.过度学习:对学习内容反复巩固。5.及时复习:对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趁热打铁,反复温习。6.经常回忆:不断回忆学习内容,进行自我修改。7.视听结合:利用视、听这两个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8.多种手段:用许多方法来增强记忆。9.最佳时间:在一天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进行
3、学习。10.科学头脑:要保证营养、积极休息、加强体育锻炼。灵活应用这10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8种窍门分别是:五官感觉、幽默、夸张、符号、动感、正面、自己、色彩。这8种窍门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人得记忆是有规律的,每天刚起床的两个小进记忆力是最好的,睡觉前的回忆效果是最好的。记忆的过程实际上是个抗遗忘的过程,不光要记还要反复复习。为了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建议你把要记的东西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记忆起来比较快。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定时复习。人的记忆可以区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也可以分为内容记忆和程序记忆。提高记忆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多种记忆通道共同采用,例如记单
4、词,同时看、读、写、听一次,综合运用眼睛、耳、手,可以加强单次记忆的效果。2、科学复习,减少遗忘,遗忘是先快后慢,当天学习的内容,按1、2、4、8的间隔天数复习效果最好,3、掌握生理因素,提高记忆基础;生物钟是有规律的,早上机械记忆好,下午程序记忆(公式、语法等)好;吃饱了记忆新内容差,但巩固机械记忆的效果好,饥饿时候机械记忆效果好;4、采用多种记忆策略,包括类比、系列化、特征定位等方式加强记忆深度。5、食疗,多吃核桃、鱼肉、豆制品、牛奶、瘦肉等有助提高记忆效果。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一) 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则记忆力持久且强
5、劲,反之则短暂而微弱。在一个检查记忆力的实验中,把记忆力大致相同的同学分成两组,然后观看一段录像。其中A组同学事先得到明确的提示,大都能寻找出录像中有几处错误,而B组同学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其记忆力明显低于A组。记忆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催化剂。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信息和对象,会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观察力,精神上更加亢奋。 记忆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信息和对象才会在大脑皮层中烙上深深的印迹;反之,注意力不集中,无意注意过多,会使人记忆力下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二) 记忆要遵循规律,及时复习。记忆与遗忘是对立统一的,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
6、表现为最初遗忘的较快,几天后会重新想起来,以后逐步慢慢地遗忘,因此在遗忘到来之前世,必须及时地复习,以便大大提高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有简练的复习提纲,依纲复习,“纲举目张”;其次要将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相结合。记忆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实验证明,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人,记忆效果就好,反之则差。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呢?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三要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四要善于调控和注意力。五要积极参加公益的集体活动。增强记忆力的方法(三) 记忆要有科学的方法,“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记忆力的提高,不能够瞧单纯地靠死记硬背。一是
7、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和记忆前提下的理解相统一。感性认识的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记忆,不可能上升到理解;而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更深刻。二是尝试背诵法。尝试背诵应有一个明确的记忆提纲,就像电脑里的目录、路径一样,将知识放在“目录”中,将“目录”融会在知识里,相得益彰,便于知识的提取应用。三是联想记忆。1、接近联想,用相互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2、相似联想,用相似的事物联想。3、对比联想,由相反事物的一方想到另一方。4、归类联想,从同类事物中来联想。5、因果联想,从原因想结果或从结果想原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