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ID:39813908

大小:1014.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1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_第1页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_第2页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_第3页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_第4页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11级英文系3班白雪娜1112026046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在历史的洪流中傅作义在和平解放北京的过程中,没有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反抗到底,为了保住北京

2、城市的文明古籍,体院楼阁等等,傅作义宁愿自己做了战俘,和平解放北京,照顾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保护。杨虎城,张学良,为了使国共合作的实现,逼蒋抗日,张学良更是献出了自己的几乎一辈子的时光。但是换来了国共的再次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等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

3、,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仁爱”的来源仁爱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整部《论语》中,论及“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解读《论语》中的“仁”对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儒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论语》中的“仁”内涵丰富,究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是一种发自家庭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本文着重从“仁”即是爱这一角度,讨论《论语》中仁爱的多重涵义。仁爱<一>.《论语》中的仁爱是以家庭体系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论语》中的仁爱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有的,而是符合人的天性的爱,是人之常情的爱,是人性的最初的表现。这种爱最

5、初是产生在家庭内部,表现着人之初的情感,即带有血缘关系的情、爱。人生而有家,成长在家,对父母、兄弟自然有爱、有情。仁爱在家庭中体现在父辈与子辈的关系上为“孝”,体现在平辈之间的关系上为“悌”。这正是孔子所要求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仁爱体现父慈子孝之爱。《论语》中的仁爱首先倡导的就是孝道。“孝”字由“老”字(省去“匕”)和“子”字构成,并且为上下结构,不难看出它的本意是泛指老一辈人对晚一辈人的养育庇护、教育培养,以及晚一辈人对老一辈人的尊敬爱戴,遵循听从和赡养;或者指父母(老)将自己的生命、理性、意志和事业传递给

6、儿女(“子”),儿女继承父母的生命、理性、意志和事业,所谓“老传子,子承老”正是这个意思。在养育、教育、赡养、遵循、爱戴中自然体现着彼此之间深切的爱和浓浓情意。要注意这种爱是双向互动的,有着人格中自然、高尚、无私的一面,但并不是神爱恩泽大地,一般来说要双方互动才是正常的,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父对子要养、要教,子对父要养、要敬。为人父母自然是高兴之事,但同时也应知道责任之重大:养育和教育是艰巨的任务。对子女养而不教无异于饲养家畜,这是有罪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7、养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也倡导“父慈而教”。家长以身作则进行活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家长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生活准则是否会传授个孩子?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位加拿大实业家写了一本《身为职员的父亲给儿子的三十六封信》,这位父亲从切身的人生体验中吸取教训来教导正在成长的年轻儿子,他的人生准则无疑是孩子活生生的教科书。同样,子对父的“孝”不仅体现出报恩的情怀,也承载着眷眷爱意。子对父尽孝是天经地义之事,《孝经》借孔子之口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虽出自天性,但乃依

8、赖教化,加强孝道教育是社会的当务之急。正如孟子所言,虽然“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认为这是人之天性。但他也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天然的爱亲之情因人性的脆弱而衰减。因此,作晚辈的应时刻检点自己是否在尽孝道。理解孝道要全面,切记孝道并不仅仅指赡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女对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