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ID:39804037

大小:1.63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11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读求通顺二读晓文意三读析结构四读品手法文言文“四读”学习法:写 作 背 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

2、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从文革中的“臭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来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师说韩愈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写作背景: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四)解题1、课题的含义理解为“说说老师”

4、对不对?“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便些。(四)解题2、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一读求通顺二读晓文意三读析结构四读品手法文言文“四读”学习法:一读求通顺字词注音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

5、)读书(dú)不能(bù)传道(chuán)从容(cóng)聃(dān)蟠(pán)苌弘(cháng)近谀(yú)贻(yí)冉(rǎn)潘(pān)长幼(zhǎng)须臾(yú)怡(yí)通假字传道受业解惑或不焉,或师焉“受”通“授”,传授。“不”通“否”。通假异读全文串讲全文串讲二读晓文意解释下列隶书字体的重点字词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6、,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求学的人用来……的、……的凭借传授。通“授”懂得那,指示代词他,人称代词本来知道、懂得相当于“于”“以之为师”学习道理岂,哪因此无论、不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时候学习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给业务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它做为疑难问题来说,就永远不能解决了。二读晓文意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7、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当然要跟着他学;出生在我之后,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着他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学道理啊,那何必问他的年纪比我大小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高贵的,不论卑贱的,不论年长的,不论年少的,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课文分析1、归纳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2、本段可以分成几层,请概括大意。第一层:教师的重要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第二层:无师不能解惑,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三层:择师标准,凡先闻道

8、者,都可以为师。第四层:提出从师的原则。解释下列隶书字体的重点字词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