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勿视》PPT课件

《非礼勿视》PPT课件

ID:39740975

大小:288.6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10

《非礼勿视》PPT课件_第1页
《非礼勿视》PPT课件_第2页
《非礼勿视》PPT课件_第3页
《非礼勿视》PPT课件_第4页
《非礼勿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礼勿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成语积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谓语前置突出“甚矣”“久矣”,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无限思慕,也反映了他在年老体衰,四处碰壁后的悲凉无奈。主要指周礼周礼?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

2、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其起源和核心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思考1、为什么要克己复礼?一日:一旦天下归仁焉:赞许回虽不敏:聪慧非礼:不符合礼(古今异义)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5、觚不觚:前者为名词,后者做动词,像一个觚6、有道:政治清明自天子出:从;发布,发出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陪臣执国命:执掌;政令思考2、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有哪些例子

3、?请结合4、5、6三则具体说明。注意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程子曰:觚而失其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天下无道诸侯擅权大夫擅权陪臣执国命庶人议政思考3、孔子认为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克己复礼”,从而使整个社会秩序井然呢?(结合前8则加以提炼概况)7、为政子将奚先?必也正名乎!刑罚不中:8、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治理哪个动词,先做形容词使动适当第一个都为名词;第二个做动词,像君主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

4、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思想上要认识到位,行动上要努力实践。(2)正名:当时的社会现实(实)已经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变化是不应该的。他要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探究: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周礼的特点:(1)孝与礼的关系有

5、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什么是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礼:修习期(qī)已久矣:时间期(jī)可已矣:一周年女:同“汝”为之:做旨:美味予之不仁也:11则:取独,无义要义:要为父母守丧三年以报恩。探究: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

6、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13则——礼、乐、仁三者间的关系“克己复礼”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孔子?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史记·孔子世家》)译: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给叔孙氏驾车的商猎获了一头怪兽,他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孔子

7、看了后说:“这是麒麟。”于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指时代不再清明,国无圣君)我也就快要完啦!”渊死了,孔子说:“这是老天要我死呀!”等到他西去大野狩猎见到麒麟,说:“我的主张到尽头了!”感慨地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通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吧!”孔子在悲绝时也很迷茫无奈,人生更充满悲怆味,然他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难怪史马迁把他作为自己的精神源泉。再见!55岁带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四处传道,从卫去陈,在匡被

8、人关了五天差点被误杀,在宋被人围困。逃离后他坦然对弟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