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90359
大小:21.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无相生【教学目标】1、学习选文第1、2、3、4则;2、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4、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方法指导】诵读法:《老子》行文含蓄隐晦,必须熟读成诵,方能解读思想。概括法:本节文选涉及到许多相反、相对概念,应加以概括。拓展法:通过联系现实,举出实例,体会《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位古圣贤人的语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位圣贤是谁呢?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二、老子及《老子》老子的有关情况在教材第3页和第73页均有介绍,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并勾画出主要的信6息点。老师介绍以下情况。1、简介老子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
3、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2、简介《老子》思想(1)思想的核心是“道”,即“道”就是自然,路,法则,规律。(2)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3)哲学精髓是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三、整体感知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1
4、)斯恶(è)已(2)音声相和(hè)(3)共一毂(gǔ)(4)埏埴(shānzhí)以为器(5)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6)自见(xiàn)者不明,自矜(jīn)者不长(zhǎng) (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8)强(qiǎng)行者有志四、研读文本1、研读第1节。(1)诵读。(2)梳理。6天下皆知美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独立性)为(判断词,是)美,斯(连词,那么、就)恶(丑,与“美”相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副词,互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对照,比较),高下相盈(充满,补足),音声相和(应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
5、》第二章)(3)翻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4)分析。《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总结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问题探究:“美丑相对”“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
6、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有无相生”该如何理解呢?学生讨论后提示:传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一件好事这是“易”,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难了——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这个例子就显示了“易”生成“难”的道理。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容易解决;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
7、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这里面也包含了有难生成易,有易生成难的道理。那么对于“有无相生”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有表示多,表示大,无表示少,表示小。西瓜籽小,可以长出大西瓜。大西瓜吃了,只剩下西瓜籽。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世间最终极的对立莫过于有无了,所以在第十一章,老子用车辆、器皿、房屋作喻,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关系。2、研读第2则(1)诵读。(2)梳理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