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7287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知识讲座第8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培训课件主讲人:赵雪梅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概念: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叠。 (一)发热期 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腰痛、腹泻等。发病后体温急骤
2、上升,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型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颜面及眼眶区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肋椎角有叩痛。束臂试验阳性。 本期一般持续5~6天。 (二)低血压期 一般于病程第4~6天出现,也可出现于发热期。轻者血压略有波动,持续时间短。重者血压骤然下降,甚至不能测出。休克时(除晚期者外)患者的皮肤一般潮红,温暖,出汗多,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可有烦躁不安、谵语、摸空等
3、,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等。脉搏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 本期一般持续1~3天。 (三)少尿期 多出现于病程第5~7天。此期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显著。患者有口渴、呃逆、顽固性呕吐、腹痛、谵语、幻觉、抽搐、鼻衄、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等,皮肤、粘膜出血点增多。血压大多升高,脉压增大。肋椎角叩痛显著。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少于400ml,或甚至发生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50ml),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由于尿少或尿闭,加上血浆等液体的大量回吸收,可出现高血容
4、量综合征。并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本期一般持续1~4天。 (四)多尿期 多出现于病程第10~12天。由于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修复,但再吸收功能仍差;加上少尿期在体内储留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的排泄,构成渗透性利尿的物质基础,故出现多尿和夜尿症。每日可排出3000~6000ml低比重的尿液,甚至可达10000ml以上。全身症状明显好转。由于尿液大量排出,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在多尿初期,代谢紊乱和氮质血症可十分显著。 本期一般持续数天至数周。
5、(五)恢复期 一般在病程的第四周开始恢复,尿量逐渐回复正常,夜尿症消失,尿浓缩功能恢复。一般情况好转,除软弱外,无明显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都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2个月。三、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1、抓好灭鼠防鼠工作:这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加强宣传教育:在出血热的流行季节前和流行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出血热的危害、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做到“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就医。 3、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对鼠或病人的
6、血液、唾液、排泄物及鼠尸等均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剩饭菜必须加热食用,粮食储藏要防止鼠类侵入。 4、加强个人防护:疫区居民及进入疫区活动或参加野外劳动的人员,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如皮肤有破损,应及时用碘酒消毒处理、包扎。田间劳动时要穿胶鞋、长裤、长袖衫,并扎紧裤脚口、腰带和袖口。 5、预防接种:通过几年来对出血热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可以看出疫苗的免疫效果安全可靠,副作用小,保护率接近100%,是当今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预防出血热最根本的方法。长岭卫生院2013年8月1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