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

ID:39561923

大小:18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6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_第1页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_第2页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_第3页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_第4页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勘察工作1.拟建工程概况吉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吉林市大唐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项目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松江西路以西。拟建14栋高层,高37-40层,剪力墙结构,以及其它辅助建筑高2-3层,场地全面开挖,挖深12米,地下2层,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序号项目内容1勘察目的正确反映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及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

2、结论建议。2任务依据勘察合同任务内容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查明拟建场地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初步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性;初步查明

3、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各类因素,确定本工程抗浮水位;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冻胀性类别、冻胀等级;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并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初步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特征周期值、设计地震分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判明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土层并判别液化的可能性;9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依据技术标

4、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8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

5、123-1999《岩土工程勘察大纲及详勘报告编制标准》(DB22/T478-2010)《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暂行规定》DB22/T399-20053.勘察方法和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况(1)勘察方法本次工程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采用DPP100-5F型汽车钻机1台,XY-1型钻机四台,采用泥浆护壁逥转钻进方法,施工钻孔30个。现场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探杆直径42.00㎜,锤重63.5㎏,落距76㎝),并采取原状土试样、扰动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实验。在6个孔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2)勘察工作布置9

6、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有关要求,结合地区经验、工程特点,在场地范围内布置钻孔30个,勘探孔间距26.0~53.0m。详见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与钻孔位置图。(3)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共完成钻探孔30个,总进尺788.20m。取原状土样16件,扰动样15件,标准贯入试验65段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56.10m。在6个孔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外业工作于2010年9月5日开始,于9月30

7、日完成,室内土工实验于2010年10月10日完成。经对所获勘察资料综合分析整理后,于2010年10月15日编制出该报告。室内土工实验由中国建材地基勘中心吉林总队实验室完成。二.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气候条件、工程地形地貌地物及区域水文条件(1)区域地质背景吉林市城区位于松花江中上游的低山丘陵区,属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松花江呈反“S”9型蜿蜒流经市区。在大地构造环境上,吉林地区属吉林优地槽褶皱带的吉林复向斜中部。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地壳活动,形成了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一系列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以北西

8、向及北东向、北北东向及东西向断层为主。在晚古生代及中生代晚期,岩浆活动形成范围较大的海西期及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出露的二叠系地层主要为杨家沟组含砾砂岩、板岩以及一拉溪组凝灰质砾岩、安山岩、凝灰质砂、板岩等。松花江河谷及山间谷地发育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洪积作用形成的粘性土、砂土、角砾、园砾、卵石等。在地壳升降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