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ID:39350552

大小:6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1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_第1页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_第2页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_第3页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_第4页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原则及重大意义;(2)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重大意义;(3)了解常见的严重不良行为的种类及其危害;(4)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2.情感态度观念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3.运用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和他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能自觉抵制吸毒、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赌博等严

2、重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理论上看,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本课教材第二课时占用了很大篇幅,占据很重的分量;从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来说,严重不良行为会诱发犯罪,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大严重不良行为,是对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的科学总结。它的提出是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上的一种警示,从某种角度说也是对青少年的保护。在实践中,把严重不良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是从国家层面来加强未成年人对犯罪的预防;在实际生活中,对严重不良行为、不良

3、诱因和不良侵害的自我防范,是从未成年人个体角度来预防犯罪,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所以该内容是教学重点。把握这一重点问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1)由学生阅读教材中该部分的相关链接内容,明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学会判断实际生活中,什么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2)充分认识三大严重不良行为的特点和危害性。吸毒不仅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传播疾病,而且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提供了市场,诱发暴力、凶杀、黑社会以及其他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历来为国家法律严厉禁止。毒品是全

4、人类的公害,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涉及,而当前青少年已经成为毒品的最大受害群体,有的未成年人开始涉足毒品,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所以要坚决杜绝吸毒。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淫秽性,格调低下。它会导致青少年意志消沉,无法安心学习,诱发多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赌博和变相赌博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不仅会助长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投机思想,造成因嗜赌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且会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甚至图财害命等犯罪,所以为国家法律所禁止。5(3)杜绝严重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不仅需要全

5、社会的努力,而且更有赖于青少年个人的努力。2.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从理论上讲,我们理解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的难度不大,但是从实际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在面对不良诱惑和不法侵害时,由于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弱,在行为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感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因此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就成为教学难点。要把握这一难点,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内容:(1)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强法制观念,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坚决不做,做到学法知法。增强

6、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同时,明辨是非,学会区分合法与违法行为,明确合法与违法的界限。(2)未成年人对友情看得很重,朋友的言行对自己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老师等教诲。所以要在教学中,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要结交良友,反对哥们义气,防止感情用事,冲动之下引发违法犯罪行为。(3)对未成年人而言,要提高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冷静思考,正确看待和处理问题3.结构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杜绝不良行为。教材先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入手,通过对吸毒、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

7、制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危害的分析,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引导学生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心智还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欠缺,看问题偏激,爱钻牛角尖,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意外灾害的侵害,所以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中职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活泼,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有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学会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

8、教学法、小组协作活动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五、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情境创设]17岁的黄某与两名来访同学,同游河源市文化广场,因口渴没有钱买矿泉水喝,便提议向学生“借”点钱用。这时,他们看到附近有一名小学生手里拿着一个钱包,黄某便走上前挥舞拳头,对着这名小学生的脑袋说:“有没有钱?有钱就快点拿出来。”那名小学生害怕,将手中的钱包交出。黄某拿过钱包后,取走里面仅装的1.6元,之后又把钱包扔回。黄某后被公安人员带走,接受审查讯问。[问题思考]●请结合上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