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14108
大小:20.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30
《杭余高级中学寒假教师读书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杭余高级中学寒假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校教师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实教师的寒假生活,特制定2014年寒假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引导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为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形成作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三、参加人员 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四
2、、读书内容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建议教师阅读以下四类书刊: 1、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学习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2、教育家的书。教育家的着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时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知指导作用。 3、专业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 4、学习方法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
3、要的。 阅读,从选择一本好书开始。由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的20**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评选活动,从教师的需要出发,通过教师、专家和编辑的参与,认真遴选近两年出版的新书,评选出20**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大家可登录网址进行查阅。同时,根据新华书店提供的书目清单,学校列举了相关推荐书目供各位选择(具体见附件1)。 五、活动措施 1、每位教师结合个人实际,选择相应书籍进行学习。阅读时要作好批注,写好读书笔记。 2、以教研组为单位,分享寒假教师读书成果,每位教师介绍自己的主要研读成果。 六、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
4、正副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实施,以教研组为载体进行校本研修读书活动。 2、资金保障。学校将安排读书活动专项资金,通过向老师发放书卡的形式,由教师自行选择书籍进行阅读,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正常进行。 杭州市杭余高级中学 2014年1月 附1:读书活动推荐书目表 编号、书名 1、拔尖创新潜质生数学学习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丛书 2、班主任的智慧与工作艺术 3、不怕学生搅局--教师的教育机智修炼之道 4、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者 5、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全程辅导(名牌大学自招考试名师辅导教程) 6、德商(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7、
5、高中生成才与成人--班主任和你交流 8、高中语文古诗文译注指瑕(中学语文教师备课参考) 9、规则文化--文化理解的新视点/天外求索文库 10、海外中国现代文化研究文选/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丛书 11、基础教育改革渐进论/课程与教学改革论丛 12、教你开发校本课程 13、教师第一课/梦山书系 14、教师合作学习 15、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16、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17、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第2版)(精) 18、教师如何成长--文化视域下教师成长的解释性探究/新视点教与学系列丛书 19、教师学习新
6、视野--生态取向的理论与实践 20、教师专业成长叙事(我们的教育故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书系 21、教学优良道德刍论/课程与教学改革论丛 22、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 23、教育如此美好--29个真实故事与点评 24、教育学原理/教育学丛书/梦山书系 25、课堂观察手把手/梦山书系 26、课堂教学的意外与应变/向名师借智慧丛书 27、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28、课堂评价(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 29、李镇西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李镇西教育作品 30、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 31、两岸华文教师论坛文集(第1集) 32、媒介素养(教案教师用书) 33、民国那
7、些教育家 34、那一抹风景--我与新生活教育/梦山书系 35、守望学生成长(一线教师以案说教)/梦山书系 36、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世界家教经典名着系列 37、特级教师高中文言文全注全译全解(人教版)/波波乌文言文系列 38、微教育--言行举止决定教育成败 39、魏书生教育思想图文详解 40、校外活动与实践创新 41、新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 42、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都市文化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