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

ID:39254216

大小:279.5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8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寄生虫学Parasitology人体寄生虫学: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的科学第一篇总论一概念及研究范围目的2.研究范围医学原虫学----阿米巴、鞭毛虫医学蠕虫学----线虫、吸虫、绦虫、棘头虫医学节肢动物学----昆虫、蜱、螨第一章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第1节寄生现象共生(livingtogether)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现象获利方另一方片利共生受益无益无害互利共生得益得益寄生受益受害寄生现象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两者构成寄生现象。受益的一方为寄生物,它包括了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

2、、蠕虫和节肢动物等2.寄生虫一种小动物,在其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需要依附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借此取得食物或居所,并给被依附者带来损害称之为寄生虫第二节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一、寄生虫生活史与感染阶段1.概念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2.分型直接发育型间接发育型3.感染阶段二、寄生虫的类型依寄生部位可分为:依寄生时间可分为体内寄生虫长期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暂时寄生虫依寄生特性可分为: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称之.被寄生虫寄生的受

3、害的一方生物称为.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多个中间宿主则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三、宿主的类型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淡水鱼体内豆螺体内人、猫体内返回人兽共患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某一个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动物体内注:寄生在人体和其它脊椎动物体内的应是同一发育阶段保虫宿主(储蓄宿主)可以作为寄生虫病传染来源的受染脊椎动物,即人兽共患寄生虫所寄生的其它脊椎动物宿主,它们可以作为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

4、长期保持幼虫和感染力状况,若此幼虫进入正常宿主则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虫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成虫(猫、狗、人)剑水藻内(蝌蚪、蛙、人)寄生虫宿主B>一,虫体清除B=一,部分清除,带虫者B<一,寄生虫病反应,抗损害(B)寄生,损害(一)第3节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损害程度取决于寄生虫的数量和寄生部位(1)夺取营养,影响吸收:如蛔虫、绦虫(2)机械性损害:如蛔虫、包虫、肺吸虫(3)毒性和抗原性作用:如阿米巴的分泌物,阔节绦虫的排泄物,包虫的囊液,疟原虫的抗原(4)免疫病理:炎症与变态反应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和寄生

5、虫相互作用的转归第4章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一、免疫类型非特异免疫:皮肤、粘膜、胎盘构成的天然屏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的作用。特异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后可获得比较弱的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有完全的抵抗力如利什曼原虫患者痊愈后对热带利什曼原虫有长期、特异的抵抗力。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被完全清除,若宿主体内的寄生虫被清除,则宿主的免疫力则逐渐消失。因此,表现为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某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宿主产生一种特异的免疫应答,它

6、可杀伤体内的寄生虫,但不能消除全部寄生虫,体内仍残存少量的寄生虫,可导致宿主临床症状消失,并具有抗再感染力,一旦体内的寄生虫全部被消灭,体内获得性免疫力便会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现象叫带虫免疫如疟原虫,弓形虫,美洲锥虫。某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宿主产生抗再感染的能力,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作用,这种免疫现象叫伴随免疫如日本血吸虫。。伴随免疫传染源:寄生虫所寄生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传播途径: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如经口、皮肤、节肢动物、人体接触、胎盘等。第5章寄生虫的流行和防治

7、流行的基本环节流行特点:(1)地方性与气候的温湿度、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分布及季节消长、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相关。(2)季节性与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分布与季节消长、相关。(3)自然疫源性因自然环境有保虫宿主存在,如荒漠地区的利什曼病。防治原则(1)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带虫者,监控疫区人口流动,管好或捕杀部分保虫宿主。(2)切断传播途径管粪、管水、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个人防护,改变生活习惯,预防服药,涂抹驱避剂。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 一、流行趋势1、寄生虫感染人数多、虫种多2、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呈上升趋势3、机会性

8、寄生虫病的发病人数增多4、主要寄生虫病疫情仍不稳定5、一些新发现或病例数量重新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