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测方案

新生儿监测方案

ID:39244229

大小:271.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8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1页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2页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3页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4页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冈市中心医院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监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2、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数据比较体系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4、评价控制效果二、监测对象:监测单位可以是新生儿室也可以是新生儿ICU,为住进新生儿室(ICU)的所有新生儿;入新生儿室(ICU)超过48小时发生的感染或转出到其它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均属新生儿感染。三、监测指标:将新生儿按出生体重分为四组:≥2500g、1501-2500g、1001-1500g、≤1000g。监测总体医院感染率,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

2、率,以及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脐/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的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率。四、器械相关感染定义:(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生诊断的肺部感染。(二)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人留置血管导管或拔除血管导管48小时内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T>38C)、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1岁的病人有发热(T>38C,肛温),或低体温(T<37C,肛温),或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除血管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3、除上述临床表现之外,诊断成立至少还应具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1、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端5cm)或者导管定量阳性(>10CFU/导管段),并且与外周静脉血培养(至少1次)分离到的病原菌相同。2、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定量培养,前者与后者细菌浓度比例>3:13、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培养,导管所取血样培养出现阳性的时间(自动血培养仪的报阳时间)比外周静脉血早2小时以上。对于常见皮肤共生菌,如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杆菌外)、芽孢杆菌属(除炭疽杆菌外)、丙酸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4、(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微球菌属,需要不同时间、采集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均阳性才能确诊。如血液中1次或1次以上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等,即可确诊。(三)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导尿管,出现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无症状,且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五、监测方法:(一)、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监测及干预方案;向主管院长汇报开展监测工作的

5、意义,取得院长的支持,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监测开始前对微生物室及新生儿ICU主任说明工作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二)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1、对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器械相关感染诊断标准及使用器械指征和置管部位的选择,执行正确的置管方法和置管后的护理。2、使用海报、宣传手册和卡片等手段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监测科室感染控制意识。3、确保新生儿ICU护理质量,以减少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三)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1、医生①严格掌握使用器械的指征、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方法。②发生或怀疑医

6、院感染时,应重视标本送检及相关的检查。中心静脉置管病人无须常规进行导管尖端的培养,在考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根据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③正确填写检验报告申请单。④根据微生物学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⑤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2、护士①每日晨8时(或午夜12时)登记新生儿ICU病人日志。②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插管部位变化。如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病人出现插管部位疼痛,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迹象时,应检查插管部位,并报告主管医生。③记录

7、导管置入和拔除的时间以及操作者。④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护理,如对于中心静脉导管(短期导管)每2日更换一次纱布敷料,每3-7日更换一次透明敷料;当敷料变潮、松动、污染时应更换敷料。⑤当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标本应在采集后1小时内送往微生物室(厌氧菌培养要在10分钟内送检)。3、微生物室工作人员①接收标本时应初步确认标本是否合格。②在检测标本时应确认标本合格后才进行相应检测,如痰标本,痰液涂片镜检应见到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

8、免疫细胞和粒细胞缺乏病人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③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如中心静脉导管的定量和半定量培养,或者血培养定量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后,立即进行革兰染色,电话报告所见即初步意见;传代培养后进行初步药敏试验并报告;在进行菌种鉴定及标准药敏试验后书面报告。血培养若培养阴性时,第3日报告1次,之后3日若有阳性可以补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