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28541
大小: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7
《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一、背景 新生儿破伤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建国前,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估计高达20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则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工作,从五十年代起,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消毒接生和住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1990年9月世界儿童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正式向世界承诺在我国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1992年3月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
2、展规划纲要》,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做为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为促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开展,卫生部于1995年下发了《全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消毒接生;在高危地区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等策略。 (一)、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现状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边远贫困、交通不便地区,住院分娩和消毒接生普及率低,新生儿破伤风仍然是部分地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995年卫生部根据掌握的资料公布了542个新生儿破伤风发病超过1‰的高危县名单。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1996年644个县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675例,随监测质
3、量的改进,1997年全国840个县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962例。 (二)、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现状 由于新生儿破伤风这一疾病本身的特点和发病报告存在的问题,我国始终缺乏完整的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不能适应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要求。由于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各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难以了解和评价各地区乃至全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状和进展,影响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与措施的制订、调整、推广与落实。为适应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要求,加强对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管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关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的规定,1995年9月,卫
4、生部决定将新生儿破伤风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对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监督等方面的要求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对乙类传染病的有关规定执行。由于监测系统建立时间较短,新生儿破伤风的漏报与误报情况比较严重,同时由于监测工作以被动监测为主,对于无新生儿破伤风报告的地区,难以判定是无病例还是漏报。其监测现状难以满足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监测在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有效的疾病控制项目都离不开监测。新生儿破伤风作为一种要消除的疾病,对监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监测水平必须满足以下需求:评价各项策略措施的落实情况和
5、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进展;衡量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死亡水平;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二、监测目的 建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的目的是: *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与死亡情况; *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 *评估消除活动的进展情况,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三、监测策略与措施(一)、标准病例定义 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监测系统采用以下标准病例定义。 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 *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未调查);或 *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2-28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
6、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 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 *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和 *生后第2—28天发病;和 *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和/或痉挛。 新生儿破伤风排除病例: *可疑病例经调查后不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可被排除,排除病例应有明确诊断; 未进行调查的疑似病例分类为确诊病例。(二)、病例报告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要求,加强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疫情报告管理。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新生儿破伤风疹疑似病例后,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时,卫生人员要按要求填报《甲、乙类传染病
7、报告卡》,要按报告卡要求项目和内容完整填写。各医疗单位的防保科要注意核实各报告卡是否按要求填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村级医疗单位可直接向乡卫生院报告。乡卫生院防保科接到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后按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每10天将资料进行汇总,报告县级卫生防疫站。 县级卫生防疫站每月将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病例进行整理,报地级卫生防疫站;地级卫生防疫站汇总、整理各县资料报告省卫生防疫站;省级卫生防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