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

ID:39058978

大小:293.52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6-24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_第1页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_第2页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_第3页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_第4页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编写和制作刘向东》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第一节群体的变异第二节数量性状的特征第三节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第四节数量性状研究基本统计方法第五节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第六节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变异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第一节群体的变异生物群体的变异包括表现型变异和遗传变异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是由群体内各个体间遗传组成的差异所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值是基因型值和非遗传随机误差的总和:P=G+e遗传群体的表现型方差是基因型方差和机误方差的总和:Vp=VG+Ve在加性----显性

2、模型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主要包括:加性效应A和显性效应D.因此,表现型值可进一步分解为:P=A+D+e群体的表现型方差:Vp=VA+VD+Ve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中,有些性状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间还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上位性效应I。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此时,G=A+D+IP=A+D+I+eVp=VA+VD+VI+Ve此外,许多数量性状会存在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效应:GE因此: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型又可细分为,P=E+G+GE+e群体表现型变异也可作相应的分解:Vp=VE+VG+VGE+Ve在加性---

3、-显性遗传体系中,则:个体的表现型值为:P=E+A+D+AE+DE+e表现型方差:Vp=VE+VA+VD+VAE+VDE+Ve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体系中: 个体的表现型值为:P=E+A+D+I+AE+DE+IE+e表现型方差为:Vp=VE+VA+VD+VI+VAE+VDE+VIE+Ve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第二节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质量性状(qualitativ

4、echaracter):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如红花、白花。○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数量性状的特征○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的,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如水稻、小麦植株的高矮、生育期长短,产量高低等。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区别质量性状数量性状1.变异非连续性连续性F1显性连续性(中亲值或有偏向)F2相对性状分离连续性(正态分布)2.对环境不敏感

5、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效应产生变异3.控制性状基因少,效应明显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基因及存在显隐性作用相等,累加效应4.研究方法群体小,世代数少群体大,世代数多用分组描述采用统计方法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数量性状的特征○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是不遗传。数量性状举例:玉米果穗长度不同的两个品系杂交,F1的穗长介于两亲本之间,呈中间型;F2出现连续变异,不易分组,即使P1、P2(纯合)也呈连续分布(表5-1,图5-1)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质

6、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划分不是绝对,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的杂交组合中可能表现不同。举例:植株的高度是一个数量性状,但在有些杂交组合中,高株和矮株却表现为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区别质量性状数量性状1.变异非连续性连续性F1显性连续性(中亲值或有偏向)F2相对性状分离连续性(正态分布)2.对环境不敏感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效应产生变异3.控制性状基因少,效应明显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基因及存在显隐性作用相等,累加效应4.研究方法群体小,世代数少群体大,世代数多用分组描述采用统计方法编写和制

7、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本,2001)(1)小麦子粒颜色受两对重叠基因决定的遗传动态P红粒×白粒R1R1R2R2↓r1r1r2r2F1红粒R1r1R2r2F2↓红色表现型类别白色深红中深红中红浅红表现型比例14641红粒有效基因数4R3R2R1R0R2R1R1R2r21R1R1r2r22R1r1r2r2基因型1R1R1R2R24R1r1R2r2r1r1r2r22R1r1R2R21r1r1R2R22r1r1R2r2红粒:白粒15:1(2)受三对重叠基因决定时的遗传动态编写和制作:刘向东俞淑红Copyright(1,1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