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

ID:38914706

大小:1.3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21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_第1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_第2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_第3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_第4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配套课件超重和失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节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第四章知识点一考向一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考向二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FN>mg,运动情况可能为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FN

2、(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但物体所受的重力并发生变化。大于小于不相等没有[重点诠释]1.重力和视重(1)物体所受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决定,即G=mg。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物体如何运动,其重力不发生变化。(2)视重是指称量物体重力时的读数,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它的物体的拉力,物体的视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它随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超重和失重的概念(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3)完全失

3、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拉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但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2)物体处于失重还是超重状态,与物体的速度大小、速度方向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3)物体不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ay≠0,就存在超重、失重现象。当ay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ay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特别提醒](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时,必须保证物

4、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再等于物体的重力。(2)超重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失重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1.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其重力减小了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发生了改变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解析:重力只与物体的质量和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则A、B错;质量是物体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也无关,则C错,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

5、自学教材](1)当物体具有竖直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当物体具有竖直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上向下[重点诠释]特征状态加速度视重(F)与重力关系运动情况受力图平衡a=0F=mg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超重向上F=m(g+a)>mg向上加速,向下减速特征状态加速度视重(F)与重力关系运动情况受力图失重向下F=m(g+a)

6、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增大,只有电梯加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减小C.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增大D.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减小解析:超重、失重与运动方向无关,取决于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向上为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为失重。答案:CD[自学教材]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叫完全失重现象。零[重点诠释](1)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由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故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g。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中的物体。(2)在

7、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物体对桌面无压力,单摆停止摆动,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靠重力才能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液体气压计等。3.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其中人和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种状态下,能做的实验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B.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C.用托里拆利管测舱内的气压D.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解析:在太空舱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任何物体将不再对它的支持面有压力和对悬挂它的物体有拉力。所以,弹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