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81317
大小:29.6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20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绪论一、P.2-3教育法治化的内容与特征(简答)教育法治化包含以下内容:1.教育立法2.教育执法3.教育守法教育法治化具有以下特征1.教育法治的权威化2.教育治理的法律化3.教育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4.教育法制化的核心是法治精神二、P.8-10教师的法治素养与践行能力(简答、论述)1.教师作为公民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法治素养要求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这个群体既是公民也是教育者,这一双重属性对教师的法治素养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2)教育的复杂性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2.教师
2、法治素养与知法、守法、用法教师法治素养主要表现为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1)法治意识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2)法境思维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3)法治精神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保证。3.教师法治素养提升的路径(1)加强法治学习,树立法治意识。(2)加强法治实践,锻炼法治思维。(3)塑造法治文化,提升法治精神。第一章高等教育政策总论(新增)一、P.31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总体建设目标(选择)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关于引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号)。(简答)“双一流”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3、总体建设目标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人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二、P.36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简答)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4.提升科学研究水平5.增强社会服
4、务能力6.优化结构办出特色7.促进高校办出特色8.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第二章高等教育基本政策一、P.57高校设置专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简答)1.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2.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3.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4.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6.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二、P.65-66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选择、简答)经调查,确认被举报人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5、一)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三)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四)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五)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六)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七)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一、P.86-87我国教育的性质与目标(简答)
6、P.87-88我国的人才培养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统一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其一,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二,教育必须坚持《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其三,教育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导向。其四,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我国教育的目标第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二,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心,我国的人才培养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统一。一是培养的人才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能允许培养的人反社会、反人类
7、、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即要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二是教育内容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我国正处于社会注意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是关键所在,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落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冲突,强调教育内容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而且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三是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反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错误的人才观。四是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的内在使命,而实践能力是教育效果的现实。展现和最终落脚点二、P.97-98学校及其
8、他教育机构享有的权利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