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

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

ID:38800707

大小:2.5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_第1页
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_第2页
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物理学院华远杰实验目的用梁弯曲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仪器和用具攸英装置、光杠杆、尺度望远镜、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米尺。实验原理攸英装置如下图左,在二支架上设置相互平行的钢制刀刃,其上放置待测棒和辅助棒,在待测棒的中点挂上有刀刃的挂钩和砝码托盘,往托盘上加砝码时测量棒将被压弯,通过在待测棒和辅助棒上放置的光杠杆测量出棒的弯曲情况,从而求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将厚度为δ、宽为b的金属棒放在相距为l的二刀刃上,在棒上二刀刃的中点处挂上质量为m的砝码,设砝码处下降λ,称此λ为弛垂度,此时棒材的弹性模量E等于E=mgl34δ3bλ其中,λ=(Am-A0)d12d2此式中Am为

2、挂上一定质量砝码时望远镜中的读数,A0为不加砝码是的读数,d1为平面镜支架前脚到后脚连线之间的距离,d2为刻度尺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所以整理后,弹性模量的表达式为E=mgl3d22δ3b(Am-A0)d1实验内容1.用米尺测量一次两刀刃之间的距离l;2.用千分尺测量6次铜棒的厚度δ;3.用游标卡尺测量6次铜棒的宽度b;4.用米尺测量一次刻度尺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d1;5.用游标卡尺测量一次d2;6.调整好仪器,测得不同砝码质量下对应的Am,各测三次;实验数据表一:ld1d240.09cm40.70mm139.5cm表二:δ(mm)3.1122.9222.8502.8842.8852.9082

3、.890b(mm)14.8014.8714.7515.0514.7014.7015.20表三:(单位:cm)A0A1A2A3A4A5A6A71(cm)5.376.678.009.2310.5711.9013.2214.552(cm)5.306.607.929.2510.5811.8913.2114.583(cm)5.316.617.939.2210.5311.8913.2014.55平均(cm)5.336.637.959.2310.5611.8913.2114.56(注:一个砝码为50g)用逐差法计算得Am-A0=10.56+11.89+13.21+14.56-5.33+6.63+7.95

4、+9.23÷4÷4=1.32代入公式得E=0.05×9.8×0.40093×1.3952×0.0029223×0.01487×0.0132×0.0407=1.105×1011实验结论1.在弹性限度内,材料的弛垂度和其所受力成正比;2.弹性模量越大的材料在受到同等大小的外力时发生的形变较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