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2457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小学低段语文减负增效之作业减负的思考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低段语文减负增效之作业减负的思考摘要:当前“减负,不减质”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可是之所以说是理想境界,就是因为在现实中想要实现它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很容易夭折的过程。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减负呢?尤其是作业方面的减负,是所有低段教师面临的问题。关键词:课业负担低段布置作业原因对策一、课业负担之作业部分分析“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是多方面的,包括主课占用时间过多,剥夺学生素质发展、身心发展空间和由于学习给身体造成的负担,主要表现
2、在作业上。当前“减负,不减质”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可是之所以说是理想境界,就是因为在现实中想要实现它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很容易夭折的过程。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教学工作也曾经感到过迷茫。在开始低段语文教学后,这种迷茫就更加突出。常常在说,现在上班真累,每天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其实,这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不就是孩子也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吗?追根求源,这是谁的问题?老师布置得太多?其实大部分老师布置作业都是目的明确的,尤其是在减负这一话题开始后,重复叠加类
3、的作业已经不复见,那低段二年级的作业又为何那么多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生字教学来说,学习了一篇新课文,需要掌握必写字8——10个生字,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生字组一至三个词语。二年级的学生光朗读几遍肯定无法掌握,那就必须抄写。根据实践,抄写三遍最为适宜,那就需要抄写四五十个词语。除此之外,生字需要注意笔画读音,生字抄写本也必不可少。语数两本课堂作业本、数学口算训练,这些都是符合常规的一业。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还需要增加一些课外的作业,尤其是农村,不布置家庭作业就马上有家长向上反映,认为老师不负责任,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还需要增加额外的家
4、庭作业,以此种种,负担怎么会轻呢?减负,不是单指作业,这里,我仅仅对作业的减负增效做出一些较浅的思考。在中小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对于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对于教师而言,作业就像一把尺子,能量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也可以量出教师教学的纰漏——作业,是值得极为珍视的。而如今,作业何以步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学生厌作业、恨作业;教师绞尽脑汁编作业同时又为泱泱大班的批改而焦头烂额。减负的大环境下更是产生了多方面的矛盾。故此,我对此产生了几点思:二、关于低段作
5、业的几点思考。思考一:可以不布置作业吗?既然要减负,作业给孩子造成负担,那能不布置作业吗?那不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孩子负担过重的问题呢?闲暇之余经常听说:×校×老师不留作业,学生在课上全部掌握了所讲的知识,且考试成绩优良。初听此言,实为学生山呼万幸,是啊,这样的美事若能迅速推广,岂不皆大欢喜。而常常是这些传闻轰动一时,不久便无声无息了。难道是学生不欢迎这种省时、省力的好方法?难道是这种教学方法太高妙,多数教师学不会?高科技都能被成千上万人掌握,怎会唯此无人学会?难道是家长死脑筋,甘愿看着孩子受苦受罪,就是不肯接受这种能让学生轻松学会各种知识的好方法?难
6、道是推广不够?明明看见报上登了不少文章,有关方面也组织许多观摩学习吗?那么为什么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它不能“放之四海而皆灵”的缘故。后不做任何作业,就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这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教师水平很高,学生基础较好,知识内容较简单)是可能的,如指望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内容全在课内解决,课下不必看书、不做作业就能完成学业,恐怕就近似“天方夜谭”了。因为这有悖于学习原则与规律。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勤学苦练,方能学业有成,韩愈说:“业精于勤”,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华罗庚、陈景润、童第周、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哪
7、一位大学问家不是下一番苦功,花许多时间和精力才取得成就的?为了减轻负担,就提倡不留作业,恐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目前学生作业负担确实存在“过重”的现象,的确需要认真解决。长此下去对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解决这一问题要上下协调,统筹安排,要追根溯源,才能合理解决。而减轻作业负担,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取消作业负担,事实上合理、适量的作业负担不仅应该而且必要的。如今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找到一条通向“合理、适量”的捷径。思考二:作业怎么算“多”?老师们都清楚,“多”只是一个量上的问题,跟学生的知识、能力、创造力没有必然的联系,
8、它只能代表“题海战”、“疲劳战”,而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舍不得“练习”这块“金砖”,诚如调查显示,一个一二年级的学生,他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