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镜头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

ID:38650592

大小:21.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_第1页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_第2页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_第3页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_第4页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评价一个镜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评价一个镜头我们都不是实验室的评测人员,我们没有专门的器材与软件来对镜头的科学指标进行评测,但我们还想来鉴定一只镜头到底如何,我们只能凭借我们个人使用的感觉来对一只镜头下一个最终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哪些角度来看一只镜头呢?还有,我们凭经验而对一只镜头所下的定论,与实验室的评测相比会有多大的意义?我们的评测主观的东西太多,有实际意义没有呢?先来说第二个问题吧。我个人认为,我们个人使用中经验的主观的评测比实验室中的评测更具有意义。因为镜头这东西最终是提供给我们使用的,不是用来测试什么线对什么色板还

2、原的。我们主观的使用更重要!我们需要建立我们普通使用者的评测标准。但我们的标准如何来建立?这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了。其实对于一只镜头我们需要进行的有外观式样,质料做工,使用手感,成像质量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的。从外观上讲,比康泰时镜头一贯就是华贵大方,蔡司依康一直就是精密华丽,梅耶镜头一直是朴素实惠。从质料上讲,施耐德镜头一直真工实料,现代的腾龙与适马镜头就有着过强的塑料味儿。从使用括上讲,莱卡一直是舒适滑顺,潘太康的某些镜头就显得生硬。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一只镜头的光学质量了。光学质量我们则要通过拍照

3、来检测。都有哪些个角度来看一只镜头?锐度锐度很具体,但也很模糊。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就每一只镜头而言,什么光圈,什么焦距或都对焦到什么地方都锐利似乎不太可能,对于变焦镜,希望各个焦段都能锐利如刀切更是不可能。那么如果看一只镜头的锐度怎么来检验?1.最大光圈(1)用最近距离拍照(2)距离3-5米处的景物准确对焦后拍照(3)对着无限远处拍照2.收小两档光圈(1)用最近距离拍照(2)距离3-5米处的景物准确对焦后拍照(3)对着无限远处拍照3.用光圈F8或更小的光圈来测试(1)用最近距离拍照(2)距离3-5米处的

4、景物准确对焦后拍照(3)对着无限远处拍照这样就比较全面了。举个例子,网上好评如潮的CZJ2.4/35MC的那只镜头,我测试过多只,其近拍能力超强,相当锐利,中景也相当不错,但无限远时,常常就不太如人意。这样的镜头我们可以说其近景中景锐度很强,但远景一般。当然不同焦段不同品牌的镜头肯定会有不同的表现,这里也不排除镜头的个体差异,东蔡的镜头尤其如此。焦外我们来评价一只镜头,尤其大光圈定焦头,常常很在乎其焦点以外的成像。对于一只成像让我们满意的镜头,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焦内锐利,焦外柔和。这个标准具有普遍的意

5、义的。但焦外其实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不同的焦距不同的光学设计的镜头其焦外还应该有不同的标准的。对于长焦镜头,我们要看其焦外的过渡是不是柔和自然,对于中焦镜头,我们看其焦外的标准就应该比长焦头的指标降下来一些了。而对于广角镜头,一般我们是不在意其焦外的。拿一只20广角非要去看其焦外是不是二线,柔和度怎么样,我认为有点滑稽。我们评价焦外大致也应该人30头开始吧。35-135之间的镜头淡焦外是最有意义的。如果是200镜头,用到光圈F5.6都会虚化得相当不错,没有必要去谈。而对于50头则不然,我们常常要看它的焦

6、外好不好了。焦外可以是杂乱的,这样的焦外我们认为二线性很重,感觉生硬。焦外可以是柔和的,这样的焦外我们认为是奶油的,感觉特别软。焦外可以是柔滑的,虽然焦点以外的景物并不是一团糊,但似有非有间却更大程度地调动了人们的想像,我认为这才是最佳焦外。此外焦外与焦点之间的过渡也是应该特别被我们关注的,潘太康2.4/50的那只小饼干头的焦外就有一种细腻的感觉,相当好。当然焦外也会呈现不同的形状,有晕化开的,有凝结不动的,还有一堆色点的,更有特色的是螺旋形的,如CZJ的大B与小B。看焦外时一般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去

7、测试。1.最大光圈近距离对焦,背景距离主体渐次拉开。2.最大光圈中距离对焦,背景离主体渐次拉开。3.最大光圈中距离对焦,背景离主体三米开外。4.最大光圈中距离对焦,背景离主体很远。5.收小一档或两档光圈后再进行以上的测试。6.收到F4或F5.6光圈后进行常规拍摄测试,优秀的镜头这种条件下也可以看出焦外的虚化来。色彩镜头不同,色彩千变万化。比如日产康泰时的清丽,德产蔡司的华丽,CZJ的浓郁,风格各不相同,其实某些镜头还会出现偏色情况。1.油润感。油润感的产生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光线充足,光线过于弱,色彩不

8、能正常显现,无法来评论是不是油润,虽然也还可以看出,但区别较小了。二是漫射光与直射光下都试一下,顺光测光逆光下都看一下。油润感产生的最关键的条件就是一只镜头的加工制造与光学设计。德头全是有很强的油润感的,这种油润感源于什么?我们有时说不太清。光学结构吗?似乎不是,日本镜头完全可以仿效德国镜头设计的,现在确善能生产的ZF蔡司镜,与康泰时比就不及原厂的有味道。那是镀膜吗?似乎也不完全是,估计与膜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禄莱的HFT镀膜就呈现另类的油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