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一中 李珊珊《去括号》教学设计.doc

楚雄一中 李珊珊《去括号》教学设计.doc

ID:38534212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4

楚雄一中  李珊珊《去括号》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楚雄一中  李珊珊《去括号》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楚雄一中  李珊珊《去括号》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楚雄一中 李珊珊《去括号》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5去括号云南楚雄一中李姗姗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去括号。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在小学已学过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在本册第二章有理数运算中再次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有理数运算。学生对运算式子的化简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较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法则为下一步关于式的运算、解方程等知识的学习中打下基础。因而,本节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中,结合丰富的现实情境,经历了探索

2、规律的过程,在小学的学习中,已学习过乘法分配律,结合小学所学运算律,已接触了对代数式的化简整理,对去括号有了初步认识。本节的学习活动中,从实际问题讨论中发现去括号的化简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法则的兴趣,利用观察、探索、归纳,结合运算律总结出法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重要性,能应用运算律去括号。2.能力目标探索、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决问题。3.情感和价值观经历探索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及协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重点:(1)探索并归纳去括号法则;(2)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进行去括号;(3)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括号前面是“-”时的去括号问题;(2)去括号法则与分配律的联系;(3)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法及探索式教学,利用所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在问题设计上由易到难,力求通过题目不断变化,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积极思考,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达到多思考、多比较、多联系、多动手,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小明有元,用元买了一只钢笔,用元买了一本练习本,还剩多少元?问题2:我校12班某同学患白血病到北京治疗,12班同学为他捐款元,学校得知后,又组织学校其余师生为他捐款,其中教师捐款为元,学生捐款为元,这次捐款共多少元?问题3:在火柴棒拼正方形游戏中(教材P120),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表示?教学说明:问题1,2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入手,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而问题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引起学生认知冲突。问题3通过游戏进一步深入,

5、将新旧知识再一次有机结合。二、讲授新课1.利用问题1,2,3中的等式,引导学生归纳去括号法则。2.展示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3.一组判断对错的练习①②③设计说明:此处设计以学生小组讨论,表达见解,教师点评,达成共识的形式进行。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共同学习中进步。三、巩固训练:例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中,主要目的是想利用(1)

6、(2)再次巩固强调去括号法则,用(3)来引出去括号法则与运算律中乘法分配律知识点的整合。四、强化训练: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由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归纳小结。归纳小结:(1)去括号时,看清括号前面的符号;(2)括号前是“+”或者“—”时,直接用去括号的法则进行去括号;(3)括号前是有数字因数时,一般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去括号,有同类项还要合并同类项。设计说明:让学生更加熟练使用去括号法则,以及用运算律来进行去括号。五、提高训练:例2.客车上有乘客人,中途下了一半,又上了若干人,这时车上乘客变成人,问中途

7、上了多少人?答:中途上了人。例3:化简,求值:解:原式设计说明:设计例2,例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更好地体会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六、归纳与小结: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本节课学到什么?感悟到什么?1.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并学会根据括号前不同的情况正确处理去括号;2.让学生感受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多思考、多比较、多联想。七、综合应用:(1)化简求值:(2)已知(3)一个四边形的周长是,已知第一条边长为,第二条是第一条边长的2倍短,第三条边长等于第一、二条边之和。请写出第四条边长的代数式;

8、小明说:不用条件就可以求出结果,你认为他的说法有道理吗?设计说明:一组综合性问题,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整合应用能力,以抢答的形式给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满足了一些层次较好的学生的需要。八、布置作业:(1)课本P122习题3.62(2)预习第6节《探索规律》九、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