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

ID:3853226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_第1页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_第2页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_第3页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_第4页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中国麋鹿的迁地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现状张林源11陈耘1于长青1(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100076)(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北京100091)摘要麋鹿是中国的特产动物,在中国灭绝已有100年的历史。19世纪末从中国流传到国外,多圈养在动物园和庄园中,主要为人工种群。中国从50年代开始引进麋鹿数只,未形成规模,到80年代才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麋鹿迁地保护工作。1985年北京南海子和1986年江苏大丰分别引进麋鹿38只和39只,拉开了麋鹿在中国重引进的序幕。1993年又在湖北天鹅洲建立

2、了麋鹿自然保护区。之后,又被输送到海南、上海、秦皇岛、济南、天津、石家庄等地。麋鹿在中国已形成了三大种群和十几个小种群,总数超过600。现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共有2000余只,均为18只的后代,其近亲繁殖程度很高,曾出现过严重的近交衰退。主要表现在生命力衰退,寿命缩短,畸形个体出现,野性丧失等。但经过几次建群过程和重组过程,使大量有害基因丧失,麋鹿优良性状得以保持和纯合,安然度过“瓶颈”近交耐受力增强,期,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纯合的现代麋鹿种群。通过对中国现有麋鹿的研究表明麋鹿已充分适应故土的自然环境,生产期、产仔率、成活率以及生

3、命力都有所改变。相信在中国重新恢复麋鹿的自然种群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词麋鹿南海子迁地保护遗传多样性糜鹿(Elaphurusdavidianus)是中国的特产鹿科动物。以其脸像马脸,蹄像牛蹄,尾像驴尾,角像鹿角的特殊外部形态被人称为“四不像”在麋鹿的沧桑历史中,。麋鹿数量的变化与战争和环境变化密切关联,其浓厚的传奇色彩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麋鹿在中国重引进的进行,对麋鹿的研究也从历史分布和化石研究逐步发展到生态学、遗传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麋鹿数量的增加和饲养地点的扩大,使麋鹿迁地保护的研究工作成为我国濒危物种迁地保护研究中最成功

4、的范例。1麋鹿的历史分布与变化根据出土的麋鹿角化石和骨骼化石分析,麋鹿在中更新世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物种,几乎分布在整个中国的东部地区,包括广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河北、上海、天津、北京、辽宁等地区。现已发现的第四纪麋鹿化石分布在190个点上,从中可确认麋鹿的历史分布西达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达辽宁的康平,向南则越过钱塘江到达浙江的余姚,东可达中国东部沿海平原和岛屿。麋鹿是东亚特有的动物,在地质历史时间上,其存在的时间较短,出现的也较晚,是一种仅局限于第四纪中后期的哺乳动物。麋鹿从更新世开始发展,到全新世中期发展达

5、到全盛。自有人文历史记载以来,商周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变冷,沼泽等水域明显减少,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捕猎工具的进步,造成麋鹿种群迅速衰落。自商周以来,一方面野生麋鹿在自然环境中开始走向灭绝,另一方面人们开始饲养麋鹿。汉朝以后,麋鹿的野生数量日益减少。到明清时期,麋鹿的野生种群数量已小于人工饲养数量,这一时期麋鹿只在长江中下游的泰州、海安和南通49等地有数量很小的种群残留。最后的数百只饲养的麋鹿灭绝于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曹克清,1988)。2麋鹿的数量变化麋鹿1865年被法国传教士大卫(David)发现并带到欧洲,此后十多年内,英、法德

6、、比利时等国用各种手段从中国运出一部分麋鹿圈养于欧洲的许多动物园中。从1894年开始,英国乌邦寺主人贝福特公爵从巴黎等动物园中收集了18头麋鹿,放养在自己的庄园中,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有的麋鹿种群。到1914年乌邦寺种群繁殖到72只,1944年达250只并开始扩散到世界各地区。到1986年,麋鹿已被20个国家的160个地点圈养,总数达1000余只。目前,全世界麋鹿总数量约为2000只,其中欧洲拥有1200多只,占世界总拥有量的69%;美国的圈养地点最多,达40个,占总圈养地点的51%;中国是麋鹿种群发展最快的国家,1986年时拥有71

7、头麋鹿,1994年达477头,到1996年已达638头(丁玉华,1995)。3麋鹿在中国的迁地保护麋鹿的圈养至少在周朝即已开始,当时只是圈养一些猎民食用不完的麋鹿及幼仔。到元、明、清朝,大规模地饲养麋鹿供皇室贵族打猎。这样,在皇家猎苑中饲养麋鹿和乌邦寺对麋鹿的收集,成为对麋鹿保护的开始。不论当时的目的如何,上述两种收藏形式在客观上起到了对麋鹿的保护作用,使麋鹿逃过了战争和自然灾害侵害而免于灭绝。麋鹿回归中国始于1965年,当时,伦敦动物学会赠送2对幼年麋鹿给中国动物学会,1973年再次赠送2对麋鹿饲养在北京动物园。但此时中国的麋鹿

8、由于难产和疾病,繁殖的后代很少,不能形成规模种群(谭邦杰,1982)。真正意义上的麋鹿迁地保护开始于80年代。1985年和1987年从英国送回的38只麋鹿饲养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半自然环境中,1986年江苏省大丰保护区引英国9家动物园的39只麋鹿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