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36956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0
《发展是民族之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设是民族发展之基——读《邓小平文选·一心一意搞建设》有感摘要:新中国那段艰辛的历史,那段令人难忘的苦难岁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教训与经验。没有物质作为基础,谈什么都是空想,然而,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就深刻的体会到了建设的重要性,经济关乎国家存亡的命脉,只有一个国家富强起来了,才可以屹立于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之林。一心一意搞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只有抓住发展的先机才能真正的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关键词:民族建设科技人才发展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虽然从冰生水热的战争中走了出来,但经济却处于一种萧条
2、的状态,当时的毛主席也没太在意中国的国情而一味的追求赶英超美及大力的进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然而,1958年上年末,毛主席提出“大跃进”的想法。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量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随之出台。周恩来陈云等反冒进的党内干部被迫检讨。大跃进,已不是经济模式和发展速度的实验,而是消灭社会,变社会为“乌托邦”的实验。毛主席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就在当年8月,人民公社运动全境展开。免费医疗,大食堂。政社合一。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
3、瓢盆的后果,要到来年才显现出来。由于高度集权,和此时提出的“合理的个人崇拜”,不合领导人胃口的信息不能发送,领导人被大量虚假信息包围,干部们层层加码,放卫星,相互攀比,达到荒谬的程度。同月,毛要求大炼钢铁。乡村和城市机关单位,也开始土法炼钢。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就这样好似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又一次踏上了荆棘之路,在加上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真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这还不算,1966年0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十年文革,更是让中国人民苦不堪言。我的父亲就是人
4、民公社化时出身的,他见证了那段历史,他给我讲时,我总是伤心的要哭,那时的生活真的好苦。于是我就在想我们的生活真的是离不开建设,没有物质的保证,谈什么都是不现实的。建设应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邓小平同志对那段历史留下的创伤问题,不仅进行了实践意义上的探索,还在实践的过程中善于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概括。《一心一意搞建设》这篇文章就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邓小平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访问四川途中的一个谈话内容。全文系统地论述了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必要性
5、和必然性,对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路线纲要,这是一个国家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无论是新中国建立不久开始推行的国家五年计划,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两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都在试图为自己国家的有序合理发展制定科学的方针路线。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前十年重点发展农业,解决全国的温饱问题,后十年优先发展工业,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这一个关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初步构想,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正确的。从安徽凤阳县开始的农村改革探索,一直到全国实行的家庭
6、联产承包责任制,总的来说,取得了辉煌的令人民满意的成绩,这就说明农村改革是顺乎民意合乎发展规律的事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摸索经济改革的道路,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途径,逐步地积累丰富的经验,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两个战略目标的设定与实施中,邓小平强调,搞好科学和教育,是关键。这一观点的提出,是邓小平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中所做出的富有前瞻性的科学判断,是他总结建国之后国内外建设经验与教训得出的科学命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随
7、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看来,哪个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多,付出的多,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回报,这种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在科学技术身上找到了最佳的注释。而这种回报也必然将发展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直到大到惊人的地步,才会促使更多的国家与人民觉悟,到了那个时候再来发展科学技术,是不是有些迟了呢?教育的重视与发达,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高质量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这就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在毛泽东时代,一些尖端武器的研制与开发
8、,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组织之外,出类拔萃的科技英才的作用无疑是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李四光,华罗庚等著名的科学家就是这些杰出科技人才的代表,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理念,直接对他们的成长与成功起到了一种不容抹煞的作用。“文革”十年,中国的教育机制被毁坏,人才培养更是被长期搁置,中国与世界的教育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的差距也日益凸显出来。在拨乱反正的新时期,如何重视科技重视教育重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