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14173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2
《09-10(2)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沙镇中心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2009-2010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体局教育会议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创新发展为主题,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教育科研地位,注重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加强校内名师培养,完善教学指导、评价管理体系,进一步开创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二、具体工作 1、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我校教师交流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 2、树立八种意识,即危机意识、爱心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自我展示意识、发展意
2、识、责任意识。加大力度研究新课改理念下的探究、合作教学课堂模式。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成长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参与到新课程教学中去,进一步探索新课改理念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为顺应形势的发展,举行竞赛课活动,采用备课、说课、评课、反思的模式进行。为更好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要求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堂公开课必须准备课件,要有远程教育的资源应用。鼓励40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尽量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我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为教育教学服务。让广大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 3、强化教
3、学常规教研,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好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隔周进行。集体备课,以培养年轻教师为侧重点,在确立主发言人时,尽量更多地让青年教师承担主要角色,其他老教师、中年教师担当辅助、帮扶、指导、引领的重任,让集体备课起到优化课堂教学和培养新教师双重的作用。(集体备课时间安排:每周一的上午一二节课专科教师不排课,三四节课低高年组教师不排课,为教师的集体备课提供时间保障)4、尝试进行作业设置、批改研究。由教导处和各年级组负责人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研究学生作业设置和批改方法、改进措施,探
4、寻作业批改与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课堂作业探讨分层选择的方法研究,课外作业努力寻求实践、探究性作业的路子)。 5、大力推行互听课制度。相互观摩,将课堂研究落到实处,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校级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并要注重指导实效;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并要做好听课记录,写出合理的听课意见;师徒结对子成员每学期互听课不少于10节 。6、强化期中、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制度。由主管教学的领导、教导处和各年级组组织学科教师进行试题和成绩分析,查找不足原因,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教导处。 7、加强课外辅导的效果研究
5、(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5方法、措施的研究)。教导处、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进行课外辅导研究,寻找课外辅导的最佳形式和方法。 8、加强德育研究。应是政教处和所有教师的基本职责。全校教师应大力研究转变学生不良行为的好做法,好方法,进而在全校推广。 9、狠抓教师理论学习。由教导处制定好教师理论学习内容,每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有学习笔记和体会。加强教研信息的获取、教研动态的跟踪,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自觉阅读一本教学理论书籍,自备一份教学相关业务书籍。多读书,多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指导行动。
6、 10、大力实践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学习观。只要上级有教研活动,尽力派教师参加。大力倡导教研之风,鼓励教师相互进行同学科教研、跨年级教研,变形式教研为实效教研,变被动教研为主动教研。尽力举办专题讲座,搞好互动交流,请有有经历的名师指点,缩短自身成长的时间。 11、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长期坚持,注重实效。坚持教师的五个一基本功训练(设计一堂教案、上一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论文、命制一份试题、制一堂课件)。专题教研由学校教导处作出规划,提前公布日程和人员,实行点课制,主要有新进教师上岗课展示、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表演、
7、骨干教师示范课研究、教师课堂考核,特殊学科的课堂研究等。 12、巩固小学生双基能力训练成果,加强学生写字能力5训练,探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学期,我校实行单项检测制度,对不同学科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单项检测、过关考试等。) 13、探究小学一年级学生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衔接问题,研究新课标下学前教育与入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14、大力培养艺、体特长生。加强艺、体学科教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我校将在艺术、体育教学方面作为突破口,探讨寻找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项目作为特色目标固定下来,长
8、期坚持研究培养方法措施。 15、做好毕业班教学的研究工作。以上期期末成绩做横向纵向比较的参数,找准本学期我校毕业班的位置,认真剖析各学科上期教学得失,吸取往届毕业班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届毕业班的实际情况,及其它兄弟学校毕业班的教学状况,确定工作思路,确保我校毕业班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