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31707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12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陈娜内容提要: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四二一”,他们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去关心他人,体会不到与人分享的快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幼儿教师应寻找原因,积极创设环境、树立榜样、创造机会,让家园互动起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感受快乐,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关键词:幼儿;分享;快乐一、问题提出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如今中国人的育儿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得人们的育儿方式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越来越畸形。对孩子宠爱过度,只宠不教,“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小皇帝”、“
2、小公主”们高高在上,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溺爱无边,不管不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过高。把几代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切实际的要求与压力也都落在了孩子的肩上,利他主义倾向削弱,一味索取,不讲奉献,使幼儿的自我观念不断膨胀。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正逐步意识到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病,所造成的这一“独有”的社会现象及导致的严重后果。感觉到“道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并且刻不容缓。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及研究”。一致认为:幼儿总是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要想改变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我们需通过科学的构思和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良
3、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教育内容中。从幼儿的长远来看,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显得尤为重要。二、理论依据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的理论依据:1.皮亚杰的“社会冲突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导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2.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强化等。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方法,奖励、肯定幼儿的适当行为,使之逐步形成发展。儿童道德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的,环境、教育、榜样同样在幼儿品
4、质和行为形成中起很大作用。3.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属三个水平。①前习俗道德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性的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4.发展儿童移入感情的能力是值得做的。因为至少在学前儿童,这种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情的能力与第二向社会能力是相联系的。发展利他行为——儿童以不是利己的意图而形成的行为,以使他人感到良好和快乐。5.研究发现在人生的第二年,儿童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分享行为,但分享在4——16岁之间没有发现连续增多的变化趋势,需借助教育,儿童不可能
5、离开教育自发成长为社会要求的品质高尚的社会成员。三、寻找原因我们通过寻找原因,发现影响分享的因素有:1.家庭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和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2.孩子幼儿期的孩子,尤其是小、中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身体、才智迅速增长的时期。随着他们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求智欲日益增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老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和发展,年龄越小,
6、自我中心意识越强。因此,分享水平受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3.物质有的玩具因不够吸引人,幼儿在互换分享玩具时,有的拒绝分享。有的玩具因太吸引人,而其主人太喜欢、太珍惜,怕别人不爱惜,拒绝分享,如天线宝宝火车……。4.策略有许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希望玩,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同时,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其含义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四、学会分享(一)创设环境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显然,和谐的环境是幼儿分
7、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要形成分享意识,首先应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依赖和亲密的感情。我们通过《开心宝宝》、《我喜欢》和《一起玩》等主题使小班孩子从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亲密无间。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们始终注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的心灵始终是纯净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相亲相爱,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二)树立榜样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