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6586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2013年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专题一作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专题一作业在专题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一方面认真消化琢磨鲁教授的讲解和引领,一方面不停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觉察了一个明显的现象:鲁教授的切入点恰好是把学习方式真正改变到“从生师为本”的关键所在。它所相关的是学习方式的彻底改变的教育大计。我有种感觉:这种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正在发生,一定会发生。这种改变将会呈现一种美好的未来,正如诗圣所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业的第一部分: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x )分析: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如果不停
2、的讲解,恰好是在强化学生的错误。要淡化弱化,等待恰当的时机,见机行事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v )分析:毫无内容的夸奖呈现给学生的是对学生的忽略,中肯而具体的批评反馈给学生的是对他们的充满希望的高度关注,当然后者会被学生很快接纳和领会的。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v )分析:这种预设是极其危险和顽固的“以师为本”的老观念在作怪。真正想在实践中做到“以生为本”,就必须彻底地摒弃所谓学生反映的预设。把学生看成真正有差别的,有思想的“人”,而非“学习机器”。 4
3、、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v )分析:班杜拉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多元智能的心理学理论。儿童的能力类型不能“一刀切”。儿童的观察学习可以通过诸如操作演示,创造新形式等等状态。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x )分析:学生易出错之处,正是教师的矿藏--正是可以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现真正的求知道路。此时的“萌芽”一定要让学生发出来,才能顺利走好下一步。 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x )分析:这个说法只对了一部分。因为迁移可能会促进学习,也有可能
4、会阻碍目前的学习。7、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x )分析:相信“行行出状元”是对尊重个别差异的曲解。因为还有很多学生最终做不了“状元”。我认为真正的尊重差异,一定是“顺势而为”,而不是想当然。 8、练习曲线是一条不平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是匀速的。(x )分析:练习曲线本身就说明学习的过程不是匀速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个案和总趋势的曲线的分析中,匀速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作业的第二部分,对小麦故事的看法:首先我由衷地赞赏和支持故事里校长的做法;其次我感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完全可以把校长的教育精神”化做春泥更护花“,提升自己的专业化。 校长的做法是一种
5、非常高明的,充满教育智慧的”惩戒“方法。根本原因是:校长从他彻入心底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很敏锐地觉察到小麦在离经叛道的行为表象下面隐藏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千金难买的求知欲望,动手实践的科学素养。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读懂工作对象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几乎是做通一切工作的核心所在。校长请小麦画出解剖图,一方面明确让小麦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更重要的方面就是用这个办法满足了小麦的心理需求。在更高的层面促进了小麦的成长。当然,想要做到校长这样另类的惩戒,对教育者本身的素养有极高的要求。我之所以由衷地赞赏和支持校长的做法,就是我非常想达到校长那样的职业高度,非常愿意向他的职业高度
6、靠拢和迈进。 同时,我感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完全可以把校长的教育精神”化做春泥更护花“,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目前我所在的教育一线,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教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让自己更加专业化,就必须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领会故事里校长的教育精神所在: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此为出发点,正确识别并探查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以便于你在工作中,更精准地找准工作切入点,更有智慧地工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成长。 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愿意在仔细观察之后,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出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比如我现在带
7、的三年级学生,伴随布置的英语书面作业,就会出现小部分学生不写书面作业的情况。如果不分析根本原因,不找学生们不写作业背后心理需求的话,你会发现:当你强制看着学生补齐了今天的作业,明天还会有学生不写作业,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会有”死硬分子“顶风而上”,而且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后来我经过仔细观察,调查,访谈以后,发现:学生们不写作业的行为背后只有三个原因:一孩子的精神成长,从小被父母严重忽略;二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严重束缚,“成为自己”的愿望受到压制;三以上两者兼而有之。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已经积累了9年了,他们迫切想要父母补偿他们,就用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