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30774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9
《初中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前提;留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与时间是保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根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是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旨在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
2、能和情感、态度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那么如何更有效的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从近几年的教书生涯中,本人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认识。一、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得到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发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故而知新”。所以创设一个绝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或制造一个能引起多数同学共鸣的认知冲突是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之
3、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钻研教学教材,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创设好多数同学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或者制造出能引起多数同学共鸣的认知冲夺,这样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诱发探究动机。课例: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分解因式》之“运用公式法(一)”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先进行一个比赛,这里有个小奖品,谁赢了,奖品就归谁,你们说好吗?生:(兴趣被激起)好。师给出一组题:计算:①;②;③;④.(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教师告诉大家她已经做完了,学生们发出惊叹声,但同时也发出了一个不服气的声音。)生:老师,你是不是事先就已经算好了啊?(师微笑,并回答。)师:老师做的快,并不
4、是老师事先做好了答案,而是……生:老师,你有好方法是吗?师:是啊,你们想知道这个好方法吗?生:想。师:那你们来找找这个好方法吧,然后把你找到的好方法来共享一下,好吗?生:好。(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所以没过多久,就不断有同学示意已找到了好方法,并用好方法算出了正确的答案。)师:这么多的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好方法,我们请几位同学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听听吧。注意说的同学要把你所要阐述的问题说清楚,而听的同学要仔细的倾听,听阐述的同学在哪里阐述的清楚在哪里阐述的不到位,应该如何调整。生:我发现,上述的四个计算题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以前我们学过平方差公式:,因为这是一个等式,所以我觉得
5、可以把这个等式逆向应用一下,就是,用这个办法,我就很快地算出了上面四个小题的答案。师:很好,这就是我刚才计算时用到的方法。那你能说说上述式子中的字母a,b都可以是什么吗?生:可以是一个数,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式子。……说明:这个课例在设计时,通过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展竞赛引入,因为有教师的介入,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也就是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教师的计算速度远远大于学生时,急于弄清问题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就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二、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与时间探究需要时间,探究需要机会。假如教师设计的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是学生不需要深
6、入思考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就没有思考的机会了,也就没有了探究的空间,也就不存在探究了。而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无法解决的,学生只会望而却步,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探究的价值。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最近发展区”有了解,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例如:北师大版数学八上《1.3蚂蚁怎样走最近》这课时安排的第一块内容是:如图1所示,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应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
7、最短路程是多少?如果讲完这道题目就算完成这块内容的教学目标的话,那么我觉得那对学生来说是失去了一次大好的探究的机会。所以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叫学生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做了一个圆柱体、一个正方体、一个长宽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上课的时候,在讲完该块内容后,我就向学生提出:“如果将圆柱体改为你们手中的正方体,如图2所示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应的B点处的食物,沿正方体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由于有了刚才的基础,所以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实质:“通过把图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