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ID:37612213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1页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2页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3页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 Microsoft Word 文档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详细内容:学校教研组活动中,两位教师执教了《2~5的分与合》一课。他们对教学中一个片段的不同处理,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案例1】教师创设分桃子的情景后,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并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分法。生:我是一个盘子放1个,另一个盘子放3个。(如图:○○○○)师:这样放4个桃分成了几个和几个?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略)师: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生:可以一盘放2个,一盘也放2个。(如图:○○○○)师:这样分,4可以分成几和几?

2、生:4可以分成2和2。师:还可以怎样分呢?生:可以上面2个,下面2个。(如图:○○○○)师:这样还是把4分成2和2,和刚才的方法是一样的。谁还有和他们都不一样的方法?生4:可以这样分,一边3个,一边1个。如图:○○○○……学生回到“教师的思路上”,顺利完成了4的分与合。但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是上边1个,下边1个,左边1个,右边1个,中间1个分的。此时教师只好进一步强调“我们是把5分成两部分的,没让你分这么多”。再次把学生引回“正常”的教学思路。【案例2】师:要把这4个桃子放在2个盘子

3、里,可以怎样放?想一想,你会怎样分?让学生用4个圆片代替4个桃子,分成2份,教师巡视。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分给大家看一看?生:我是左边2个,右边2个。(如图:○○○○)师:这样放4个桃子分成了几个和几个?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学生互相说一说后,师板书:。师: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呢?生2快速走到黑板前,把上面的图变成了右图:○○○○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生:刚才他是左右放的,我是上下放的。师:小朋友看图,无论是左右放还是上下放,都是把4个桃子分成2个和2个,这样我们只算一种方法,明白吗

4、?你还能分出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生3:他们是左右放的,我是每个都上下放的。如图:○○○○(意识是每份中的2个是上下摆的。)师:(指着图)真有意思,小朋友看第一个图,是把4分成了几和几?(生答4分成2和2)那第二个图又是把4分成了几和几?(还是2和2)第三个图呢?(学生一起叫着:还是2和2。)师:咦,怎么都是2和2?生:都是一样的,都是把4分成了2和2。师:看来,不管是横着放,上下放,还是竖着放,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最终都是把4个桃分成2个和2个,明白了吗?你还能把4个桃分成几个和几个呢?生1:可以分成1

5、个和3个。(如图:○○○○)生2:我是分成3个和1个。(如图:○○○○)师:你能看着这两种方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教学5的分成时,没有再出现学生因为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而当成一种分法的现象。【教学反思】1.教学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在学生对数学概念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处于认知的不平衡状态。在掌握某个概念前,他们会自己想出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但有时看不到其中蕴涵的问题实质,如上述案例中学生认为的4的分法,只要位置变化了就是一种新的分法。教师要在正确判断问题的基础上,及时

6、调整自己的教学,尽可能使自己的语言接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当出现与教师预设有出入的分法时,“案例1”中的教师用简单苍白的语言告诉学生“这样还是把4分成了2和2”,就匆匆按照自己的预设往下进行,这样的说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模糊的,由于没有把两种分法联系起来比较,所以无法从学习者内部建构起正确的数字概念模型,从而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显然,“案例2”中教师的语言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启发学生自己去解释、去发现。最终学生发现不同的分法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对数的分解来说,结果是一样的。2.教学活动要

7、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之所以两节课都出现了这么可爱而单纯的分法,是因为学生简单地把摆放位置的改变当成一种不同的分法。“案例1”中的教师虽然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哪些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教师的考虑还不周全。因此,当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影响数学概念的建立时,教师只是一味地简单告诉和纠正,而不从思维的根源上去疏导,学生的正确认识很难真正建立起来。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则更加千百倍的重要。“案例2”中虽然学生的

8、继续操作仍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结合图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认识问题的本质。3.数学结论要高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于数的分与合,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提前接触过,甚至还有一部分掌握得特别熟练。小学教学数的分与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操作,经历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再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出现的问题,恰好暴露了教学的关键──将分具体的实物抽象成数的分解。“案例1”中学生的感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