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38926
大小:6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0-2011年度高二第二次段考试卷文科综合(地理)1、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A.粤、陕、赣、黔、滇、桂B.桂、赣、粤、滇、黔、吉C.赣、粤、湘、桂、滇、黔D.琼、闽、桂、滇、粤、黔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8~10题。 2、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
2、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3、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4、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3、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5、我国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加速对西部土地资源的开发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6、图1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4、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7、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B.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D.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读下图3,回答15~18题。 图38、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9、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
5、、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10、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11、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D.山地畜牧业——滩羊-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图中F、
6、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参考答案:53、(1)河谷地形(2)8纬度差异(3)降水量少,径流量小;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
7、;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4)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6.(36分)下图是世界产业转移的地区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在伯明翰、曼彻斯特出现了、工业。(4分)指出这个时期英国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4分)(2)图中M城市是,(2分)影响其形成、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12分)(3)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对M市的发展有何意义?(6分)(4)图中M所示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8分)答案:(1)钢铁
8、(2分)纺织(2分)原料、燃料(动力)。(4分)(2)上海(2-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分)有利方面: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水陆交通发达;附近地区农业发达。不利方面:矿产和能源不足。(12分)(3)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6分)(4)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好;紧邻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上海,作为上海经济腹地受上海的辐射作用,便于获得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