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林毅夫《经济研究》21篇论文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篇:1988‐2007[1]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8).[2]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1).[3]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4]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5]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2).[6]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
2、,(3).[7]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12).[8]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J].经济研究,2001,(9).[9]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10]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1]林毅夫.1999年中国经济学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2000,(11).[12]林毅夫.究深探微,格物致知——评《中国工业改革——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前景》[J].经济研究,2000,(6).[13
3、]林毅夫.深化市场改革是解决当前农民问题的关键[J].经济研究,1998,(11).[14]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15]林毅夫,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3).[16]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J].经济研究,1995,(10).[17]林毅夫,李周.我国农业的“危机”及其根本出路[J].经济研究,1995,(6).[18]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
4、(9).[19]林毅夫,沈明高,.论股份制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2,(9).[20]林毅夫,蔡昉,沈明高,.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抉择[J].经济研究,1989,(3).[21]林毅夫,蔡昉,.论粮食优质化政策[J].经济研究,1988,(6).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3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林毅夫 任若恩 内容提要:由克鲁格曼挑起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热烈讨论。国内许多研究试图沿用克鲁格曼的立论所依据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
5、的来源,以此判断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对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进行深入考察有助于对中国有关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本文力求通过对有关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对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发展和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经验的回顾,来论证克鲁格曼当年挑起这场争论的出发点是站不住脚的,他的文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存在误解,在经济学理论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不应该以克鲁格曼的方法和立论为依据,继续宣传与此有关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本文在对克鲁格曼挑起的这场争论的回顾中,总结了几点对中国未来发展有意义的结论。关键词:东亚经济奇迹 全要素生
6、产率 经济增长模式关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研究尝试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以此判断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并据此提出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建议。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原因之一是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依据其他一些人对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于1994年在国际甚有影响的《外交》杂志上撰文指出,东亚的经济增长完全可以用要素投入的增加来解释,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贡献,因此,他推断在东亚经济的增长中没有技术进步的成
7、分,不存在所谓的“东亚奇迹”,并认为东亚经济的增长不可持续。克鲁格曼的观点提出后马上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一场争论,但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人认为克鲁格曼对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批评预见了后来的危机,因而成为国际舆论界的主流观点。国内经济学界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深受克鲁格曼的影响,争论中许多学者依据克鲁格曼的观点来评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并提出放弃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改采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的增长方式。本文将澄清克鲁格曼论断的假设,指出他关于东亚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无关的观点的缺失,并讨论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8、的启示。在本文的第一节中,我们将首先对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做一简单的历史回顾;第二节中,我们则将根据学术界在全要素生产率